格局都產生了影響。1955年2月,以色列在加沙對埃及的軍事基地進行了一次襲擊。38名埃軍士兵被殺,44人受傷,沙龍的部隊陣亡8人。埃及的納賽爾總統表示,由於這次襲擊,他確信埃、以間的和平已成泡影,他被迫轉向前蘇聯以獲得援助,並與原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軍售協議。說一次,不如說是這一年多來的一系列特種作戰,而使得地區戰略格局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進而在次年導致一場全面戰爭,這在特種部隊戰史上是不多見的。
同年,890營和新建的“納哈爾”空降營、預備役傘兵營合併為202支隊,沙龍任司令。至此,從101演變而來的這支特種部隊,開始邁入大規模的正規軍行列,並最終成為陸軍最精銳的兩支部隊之一:第35傘兵旅。沙龍作為特種部隊指揮官的經歷也大致結束。
1973年,隨著埃及新總統薩達特的就職,埃、以的緊張關係在表面上有所緩和。沙龍從國防部長摩西·達揚處被告知,他不可能獲得總參謀長的職務,而且,在年底南部軍區司令任期屆滿後,連這一職務也將被解除。他遞交了辭職書並獲得了批准。他於7月離職,立即加入了自由黨,準備在政界發展。但僅僅三個月後,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利用猶太教的贖罪日(那天,大多數以色列人都在猶太會堂祈禱,然後在家中靜坐禁食),出動200架戰機和6000門火炮同時從南北方向向以色列發動突襲,以色列三分之二的軍事目標在10分鐘內被摧毀。埃及突擊隊強渡蘇伊士運河,使以色列耗資2.5億美元經營的巴列夫防線成了第二個馬其諾。任南部預備役裝甲師師長的沙龍再次被委以重任,率部從兩個埃及軍團的縫隙中強渡蘇伊士運河,使埃及第三軍團陷入重圍,為以軍在南線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0天后,埃及被迫宣佈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就是在這次戰爭中,沙龍裝甲師計程車兵用白灰在坦克上書寫了這樣的字句:
“阿里爾,以色列之王!”
阿爾儂將軍和他的戰士(1)
“這是一支不存在的部隊,過去和現在都不存在,也許將來也永不會存在。”
亞伯拉罕·阿爾儂少校為自己正在計劃組建的部隊竭盡了心力,他預感到他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全國防軍最精銳的刀鋒,以色列國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幾十年後,當他長眠於耶路撒冷軍人公墓時,他的國家對他的評價是:“陸軍准將,保衛以色列國家安全的無名英雄。”就一位將軍而言,阿爾儂的確默默無聞,即便是在軍界,因為他的貢獻大多數是不能夠公開的。
也許,每一個以色列民眾都能夠真切地感覺到這種貢獻,在本·古裡安國際機場,在貝魯特,在突尼西亞,在烏干達,在他們與劫後餘生的親人流著淚擁抱的時候,這支部隊確確實實地存在著。在新聞保密檢查極為嚴苛的以色列,這支部隊時而被稱為“國防軍某精銳部隊”,時而被稱為“傘兵某部”,時而被簡化成“某部”,而在無話不說的國際網際網路上,它又被傳為“269部隊”,“參謀本部偵搜隊”……
事實上,所有這些稱呼都意味著同一支部隊:SayeretMatkal——國防軍第262部隊,總參謀部直屬偵察營。
以色列官方的立場是,這支部隊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存在。
曾有一名美國人為全世界的特種部隊推選排行榜,將這支神秘部隊的綜合戰鬥力排為世界第五。的確,總參偵察營的裝備水平遠非世界最先進,官兵待遇也遠談不上最優越,但在衝突不斷的中東,戰鬥本身就是這支部隊最主要的訓練課程之一,這是其他任何部隊都無法比擬的,認真論起實戰來,這個營的排名可能還要靠前一些。
任何國家的任何軍隊,都毫無例外地珍視自己用血寫的榮譽,每一支王牌部隊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總參偵察營的故事是這樣的:
“阿爾儂少校成了情報部隊中的教父,就像地下世界萬能的主宰者那樣,如果出現了什麼用常規手段難以應付的棘手問題,人們會去找他。”一位美國人在撰寫有關阿爾儂的文章時,很自然地說出了上面的這段話。的確,阿爾儂和好萊塢那位著名的柯利昂先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親手締造了一個堅忍、高效、但不能公之於眾的行動組織。在這方面,他們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但在陽光下面,他們則儘量做到默默無聞。
亞伯拉罕·阿爾儂1930年生於耶路撒冷,他一生中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就是組建並塑造了總參偵察營。
他出生的年代正值###時期,故鄉耶路撒冷當時正是一座被暴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