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3 / 4)

小說:活色生梟 作者:悟來悟去

三城、兩閘、一條路,一南一北兩座重鎮大城和中央都城,洪太祖對高原的設計當真用足了心思,至於他究竟是對中土各處都有安排,還是他只在乎高原一地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前者自不必說,如果現在中土上的哪一國掌握了洪太祖的全部設計,再重新締造一座大統天邦真就不是夢想了;若是後洪太祖為何對高原會如此看重?

宋陽想不通,鄭轉更懶得想,把他所知的、來自洪太祖的設計說過後,鄭轉就把話題拉了回來,重新講起他這邊的事情。

尊使大人在草原失蹤後,蟬夜叉奉命進入高原,他領下的差事是:儘量去搗亂,把高原鬧得越亂越好。

對於這道命令,鄭轉想到的就是太祖留下的‘那條路,:還有什麼比著摧毀高原都城、夜叉血洗柴措答塔更大的亂子?所以他帶兵一路潛行,直奔吐蕃國都仁喀而去。

現在說起來,不過是‘潛行,兩個字,上下嘴唇一碰再簡單不過。可實際情況裡,八千人貫穿半座高原,從重重番軍的眼皮底下鑽過去,又豈是件容易事?

除了蟬夜叉,天底下怕是再沒一支軍隊能做到這一重,鄭轉率隊成功抵達仁喀外圍。但即便是蟬夜叉…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就止步於仁喀外圍。

聖城周圍的衛戍不同凡響,蟬夜叉想再要不暴露行蹤地潛行過去已經不可能了,而太祖留下的‘路,…還要在深入一段才行,鄭轉耐下心思,率領手下在外圍遊弋著,仔細尋找對方防守上的破綻、尋找能鑽進去的空隙——那個時候大活佛和燕頂正在勾心鬥角,又哪想得到外面又偷偷來了一隊精兵。駭人聽聞的血案了。

現在看來,洪太祖留下的‘路,不是沒用…但非得大軍打到聖城門口,掃清周圍的重重衛戍、番軍于堅城中固守時才能起到作用。

後來鄭轉就收到了‘天魔歸巢、夜叉隨緣,的暗號,得知宋陽完全無恙,這趟任務沒有再進行下去的必要。

鄭轉把大隊人馬交給了鄭紀,由兄弟帶領著兒郎們先回國,他自己則帶了一千人繼續留在了高原上。鄭轉的念頭很簡單,既然已經來到了高原,就應該順道去看看那‘兩道閘,是否還安好…七百年前修下的機關如今還能不能用——說不定以後會用到太祖的設計來攻打高原,提前確認下、做到心裡有數總是沒錯的。

再後面的事情就簡單了,鄭紀確認過閘口…率隊從雪山處下來正準備離開高原的時候,得知回鶻重兵南下、替南理向吐蕃尋仇的訊息,雙方在天關展開會戰、回鶻前進不利,鄭轉知道宋陽與大可汗的關係,也能想得到自家皇帝和尊使的態度,沒啥可說的,當即領著兄弟們又跑了一趟,開啟了天關的閘,給了吐蕃人兇猛一擊。

蟬夜叉做好事不留名,從頭到尾也沒去和回鶻人聯絡…到現在日出東方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

等鄭轉第二次從雪山上回來的時候,宋陽已經帶著南火已經打到吐蕃了,他就趕回來匯合。很不錯,他來的正是時候。

宋陽笑得挺不好意思,還得麻煩鄭轉再跑一趟,鄭轉義不容辭…不過在走之前,少不得又得召集眾將齊聚中軍,攤開地圖仔仔細細地給大夥講明白,當洪水來時的走勢與規模,免得自家人部署不當,佔錯了位置也遭水害。

大家又仔細算過時間,鄭轉這一趟行程、洪峰自雪山區抵達多蘭城,前後加起來最快也得四十多天,不久前還一力主張速戰速決的阿難金馬聽到要這麼久才能水淹多蘭,非但沒皺眉頭,反而歡喜得哈哈大笑:“越慢越好,越慢淹死的番子越多!”

阿里漢也笑道:“但是也不能太慢了,就快到冬天了。”

攻打多蘭的計劃被重新制定,很快就有了個大概的雛形,鄭轉帶足人手遠涉西北雪域去開閘放水,南火這邊還要繼續打多蘭,當然,現在在打不用真正拼命,只要擺足架勢就可以了。

不難想象的,多蘭固若金湯、番兵三軍用命,南火戰事不利止步於此,周圍遊散的番子兵將紛紛投城,合力抵禦南蠻,城內的吐蕃兵馬越聚越多,待五十天後應該就能有個不錯的規模了,然後洪水就來了……

南火將領定下的水淹多蘭的日子,就在五十天後,不能再拖了,天氣越來越冷,各條河流都開始進入枯水期,再往後拖會對洪水的威力有很大影響。

訊息嚴格保密,除了一眾核心將領和宋陽身邊那群鐵桿擁躉之外,南火的普通將士全不知情。轉天一早剛剛回到軍中的鄭轉又帶人離開,

北方戰事膠著,雖然突破天關,但回鶻人的前進並不順利,他們遭到了番軍的猛烈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