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3 / 4)

小說:活色生梟 作者:悟來悟去

就不耐煩了。等眾人落座之後,無魚開口明目的,想要和京師諸寺之力,辦一場重事,為南理祈福。

這是大事、好事、盛事,無魚又明言在先,此事由皇家牽頭、朝廷支援,在場所有高僧當然痛快應允,不過在無魚接下來宣佈法事要在四天之內舉辦,大夥不免又吃了一驚,幾乎集合京城所有出家人的重典只有四天準備時間,未免太倉促了些。可是沒辦法,現在誰都等不及了,無魚不聽勸,毫不動搖,就得是五天之後,旁人也只有咬牙答應的份。

接下來無魚列出法事流程、細節,京裡的駐廟僧侶沒有不會做法事的,大家都是輕車熟路,不外是唱香贊、鐘聲偈、信徒請法:跟著大座講經和供佛齋天:接下來便是重頭戲唱贊誦經祈福。

無魚把祈福部分作了子個環節,先為國家百姓祈運,再為護法檀那求福慧,後則是為國廷皇室唱福。

按照正常道理,做完這一項,整個法事就要進入收尾,不料無魚師太搖了搖頭:“尚未完結,還有一項,由貧尼與孤石師兄共同主持,屆時還要請諸位師兄、法師相助”直到她提到孤石之名,在場的僧侶們才恍然發覺,老尼姑孤石並未到場。

孤石中午過後就急匆匆地出門去了她要聯絡另一批佛徒

第四十二章 稻草

由無魚師太牽頭,鳳凰城中八十三座大寺廟、百餘位如名高僧率同三千佛門弟子,要舉辦一場浩事為南理祈福當天黃昏時分訊息從大薦福寺傳出,皇城上下盡做歡顏。

靖王一脈只等這場法事為引,後面便著手登基諸事:平叛眾人就要在法事中發難、徹底了結這場內亂:至於尋常百姓,或許察覺不到朝中暗流湧動,但至少明白最近怪事不斷局勢緊張,尤其是惡鬼、怨hun作祟,攪得人心惶惶,大夥都盼著能夠驅逐邪靈、盼著朝廷重整秩序、盼著戒嚴快點結束,重回以前安樂生活。

所有人都等著這場法事。

祈福道場就設在鳳凰宮前的廣場上,從的定法事當天,大隊禁軍與勞力被派駐到宮前,陳鍾設鼓、搭臺置佛,日夜趕工忙碌不休,佈置道場。

四天之後,八月廿九,豐隆皇帝慘死後第十四天,祈福法事的正日子終於到來。靖王特意傳告全城,當夜宵禁提前兩個時辰結束。這場法事不同於普通慶典、集會,參與者都能在祈福時得福慧,這是大有好處的事情,人人都希望能得到神佛護估。宵禁接觸時正是半夜時,百姓們就早早起床,大人抱著孩子,老人拄著柺杖,從三三兩兩到涓涓細流再到匯聚成潮,從城中各處向著宮前廣場匯聚。

天還不亮,僧眾尚未到場,廣場附近已經人潮洶湧,幾乎全城百姓都集中過來。

此刻道場中正在做最後的佈置,先以淨水衝地再鋪撤花瓣,引出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總也忍不住深深呼吸。不久之後,宮門大開,南理國眾多貴人來到道場,為首的正是靖王爺任瑭,似模似樣的、

手中還領著豐隆幼子。

皇室嫡系和朝中重臣當然不用和百姓們去擁擠,宮前廣場足夠廣闊,單獨給他們開闢出一塊區域,周邊有忠心shi衛的重重保護,安全無虞又毗鄰道場。

又等了一陣,就在天邊曙光初透、黑夜再無力持續之時,先行來到道場的護法僧赤膊而出,來到場中數十柄巨大戒鼓之前,擎起鼓槌雙臂揮舞如風,轉眼間隆隆鼓聲震徹天空,而下一個瞬間裡,從鳳凰城四面八方,傳來悠揚洪鐘,城中所有寺廟都敲響法鍾,和應鼓聲,這也是眾僧啟程離寺、趕赴道場的訊號。

南理皇城法鍾戒鼓此起彼伏,互相呼應,把黎明染得莊嚴肅穆,人人都不自覺收起笑容,心中和著雄渾鐘鼓默唸佛偈……

近百座寺院分佈坡中各處,偏遠些的要走上個把時辰才能抵達道場,和尚趕路又不能撤腿飛奔,否則成何體統。而莊嚴法事,自然不能等著一幫一夥的僧人稀稀拉拉地趕來,眾僧早就被安排在附近的幾座大寺中,鐘鼓一起便啟程出發,按照八吉祥之數分作八支隊伍。各隊前行的速度也有些差別,距離稍遠隊伍的腳下步伐略快、距離較近的則緩步而行。

提前算好時間,當戒鼓三醒、法鍾九回,同時寂靜時,八隊僧侶同時現身於道場之外。來自正東方向的一隊,領隊首腦正是無魚師太。

不等禁軍開道,百姓們就自動讓出道路,眾僧邁步前行,口中輕唱法咒。無數百姓擁擠在街邊,卻沒人發出一點聲響,人人都被僧侶莊嚴所攝,生怕會擾了他們口中的咒、擾了自己心中的佛。

偌大廣場,只聞三千法咒,梵音隨風遙遙瀰漫全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