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經》之首,曰首陽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多赤金,其陰多鐵。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繢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無草木,多白金,多水。
又西二十里,曰復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陽多黃金。有鳥焉,其狀如鴞,而
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見則其國大疫。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柘,多堊。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陽多青雘,其陰多鐵,其鳥多雊鵒。
又西五十里,曰涿山,其木多榖、柞、杻,其陽多琈之玉。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至於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
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糈用五種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
羞酒祠,嬰毛一璧瘞。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合巫祝二人儛,嬰
一璧。
《中次一十一山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於濟;貺水
出焉,東南流注於漢,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
多珉。
又東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滎,其中多人魚。
其上多梓柟,其獸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
又東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陽多琈之玉,其陰多鐵。帝囷之水出
於其上,潛於其下,多鳴蛇。
又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
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又東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櫧,多柏,其陽多金,其陰多赭。
又東南三百里,曰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
和,見則國有大恐。神耕父處之,常遊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有
九鍾焉,是知霜鳴。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又東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陽多鐵,其木多藷藇其草多雞谷,
其本如雞卵,其味酸甘,食者利於人。
又東六十里,曰皮山,多堊,多赭,其木多松柏。
又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柟,其陰多青雘,其陽多白金。有鳥
焉,其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