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表面的〃目的性〃(〃無限超越一切人的藝術的目的性〃)僅僅是活躍於一切現象中的權力意志的結果——變為強者的過程會帶來與目的性方案相似的秩序——。不在於表面的目的。但是一旦凌駕較小勢力之上的超級權力到手,即後者發揮較大權力的功能、形成等級制,則組織制度一定會形成一種手段和目的秩序的外觀。
駁表面的〃必然性〃:
——這僅僅表示一個力不同時也是別的什麼。
駁表面的〃目的性〃:
——後者僅僅表示勢力範圍及與之相默契的秩序。
〈517〉
為了能夠思維和決斷必然要假設存在物。因為邏輯學只是用於始終同等事物的公式。因此,這種假設似乎對現實性還不具備證明的力量,因為,〃存在物〃屬於我們的視覺觀。〃自我〃是存在的(——不受變化和發展的影響)。
虛構的主體、實體、〃理性〃諸世界是必然的——。因為我們具有一種起整編、簡化、偽造、人為分割作用的力。〃真理〃乃是成為形形色色聳人聽聞現象的主宰意志,——按照一定的範疇編排現象,這裡,我們的出發點是對事物〃自在〃的信仰(我們認為現象是現實的)。
生成的世界的特徵,無法闡述,因為它是〃虛假的〃,〃自相矛盾的〃。認識和生成相互排斥。因此,認識應該是某種別的東西。因為,為了形成認識必須先有意志,生成本身必定產生對存在物的錯覺。
〈206〉
《新約全書》,尤其是《福音書》中,我聽到的故事一點也不〃神聖〃,寧可說是間接形式的極端誹謗和毀滅性的怒氣——最不正當的仇恨形式之一。對高等天性毫無認識。肆無忌憚地濫用各種傻氣;《成語大全》被用遍、用濫了;上帝的出現是為著向那些稅吏講話,有這個必要嗎?——
偽君子們利用荒謬的和不切實際的道德表面性騙人,因此人們起而反對他們乃是極其正常的。而這個民族卻對這種暴力行動一直很感興趣。這樣一張嘴也配說反對〃虛偽〃嗎!處置對手用這樣的辦法,太一般了——它是最令人疑惑的種類懷疑高貴性的理由,或者不是……
〈284〉
受歡迎的狀態和熱望:——和睦、公平、適度、謙躬、敬畏、體恤、勇敢、貞潔、誠懇、忠實、虔誠、正直、可靠、獻身、同情、熱心、認真、簡樸、溫良、正義、慷慨、寬容、服從、無私、無嫉妒心、友愛、勤勞——
應加以區別:這些特性為什麼在一定條件下被認為是實現特定意志和目的的手段(經常是〃惡的〃目的);或者被當作居統治地位的慾望(譬如,精神性)的自然後果。或者,作為一種緊急狀態的表現,我要說:是生存條件(譬如,市民、奴隸、女人等等)。
總而言之:——這些特性之所以被認為是〃善〃,並不是由於它們自身的原因,而是以〃社會〃、〃群畜〃為標準被認為是達到社會、群畜之目的的手段,是維護促進社會群畜的必需,同時,就個別來說也是原來的群畜本能特有的結果,因而是為一種同這種美德狀態根本不同的本能服務的。因為群畜是有排外敵意的、自私的、無情的、充滿統治欲的、疑心的,等等。
在〃牧人〃中出現了對抗:牧人必須具有同群畜相反的特性。
群畜是等級制的死敵:因為,群畜的本能有利於那位一視同仁者(基督)。群畜對強者懷有敵意,是不公正的、肆無忌憚的、不謙和的、厚顏無恥的、無體恤之心的、怯懦的、虛偽的、假的、無情的、躲躲閃閃的、嫉妒的、報復的。
〈299〉
道德論的自然主義:把似乎解放了的、超自然的道德價值還原為〃自然〃的價值,即還原為自然的非道德性,還原為自然的〃功利性〃等等。
我可以把該觀點的傾向性稱之為道德論的自然主義,因為,我的使命是把似乎解放了的和變成非自然的道德價值重新變成〃自然〃價值——即還原為價值的自然的〃非道德性〃。——備註。試與猶太教的〃神聖〃及其自然基礎相比較。它同奉為至上的倫理法則一模一樣,都脫離了這個法則的自然(——直至同自然相對立——)。
道德的非自然化步驟(即所謂〃理想化〃):
是通向個人幸福之路,
是認識的後果,
是絕對的命令,
是通向尊崇之路,
是對生命意志的否定。
(道德逐步敵視生命)。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