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把存糧的事情安排完畢,隨後開始準備進一步的擴軍計劃,林飛在進攻宿務島之前曾經制定了一份軍力發展計劃,在那份計劃中,林飛把步兵擴充到三個團,又陸續增加了通訊兵、炮兵等專業兵種。
在林飛進攻宿務島的這二十多天裡,軍力擴充計劃已經執行完畢,此時林飛的軍隊總規模已經達到5000餘人,其中步兵三個團,共計3780人,其餘為各個專業兵種。
林飛知道馬尼拉的守軍有17000多人,因此認為,此時的兵力已經不足以打下馬尼拉,於是他決定,步兵再擴編成六個團,總計7560人,這六個團編為兩個旅,由牛大龍和魏澤龍擔任旅長,牛大龍的弟弟牛大虎則在第一旅擔任副旅長。
林飛又把兩個炮兵連擴編成兩個炮兵營,每個營裝備十五門hp…1型迫擊炮,炮兵營由旅一級的指揮機關親自指揮,在林飛的時代,hp…1型迫擊炮也就是連一級的支援火力,不過此時林飛的炮兵還不夠強大,所以hp…1型迫擊炮也能擔任旅級支援火力。
林飛又把通訊連編入了兩個旅,又把工兵連擴充成了工兵營,歸自己親自指揮,還建立了師屬通訊連,林飛為了加強軍隊的運輸實力,把後勤兵擴編成了兩個營,總計840人,統歸自己指揮。
這些兵種都擴編完畢,擴軍計劃的“壓軸大戲”就開始了,那就是師屬炮兵團。師屬炮兵團裝備hp…2型75毫米口徑榴彈炮,裝備數量十五門,由原來的炮兵指揮官趙猛剛親自擔任團長。
榴彈炮的威力比迫擊炮大得多,系統也複雜得多,需要的後勤保障裝備自然更多,其中比較麻煩的一樣東西就是馬。
林飛此時沒有製造內燃機的能力,無法制造汽車,把榴彈炮裝在行走底盤上做成自行榴彈炮更是想都不敢想,因此只能用馱馬來牽引榴彈炮,在林飛設計製造出充氣輪胎之後,hp…2型火炮對地面的壓強大大減小,不容易陷入地面,因此只需要一匹馱馬就可以拉動。
雖然牽引火炮只需要一匹馬,可是牽引炮彈車的馬卻要七八匹,再算上備用的馬,一個炮兵團就需要馱馬兩百多匹,馬一天要吃二十斤草料,兩斤豆子,豆子是必須要吃的,否則馬沒有力氣。
這樣算下來,炮兵團光是馬就要消耗大量物資,這還沒算餵養這些馬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也就是現在華夏帝國強大了,才能承擔得起這麼大的成本,如果是在林飛打地盤初期,這些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經過一系列軍力擴充之後,林飛的軍隊數量達到了11000人,人數上雖然還少於馬尼拉的西班牙軍隊,不過軍隊貴精而不貴多。
林飛在進行進攻馬尼拉的軍事準備時,輿論方面的準備也沒有放鬆,林飛在打下棉蘭老島之後就命令炎黃城的印刷廠印製報紙,名字叫《華夏報》,這份報紙是林飛的官方報,上面的文章都是歌頌華夏帝國和林飛的,讓眾人效忠華夏帝國。
《華夏報》上文章的執筆人是那個寫低俗小說的傢伙,後來林飛讓他改寫歌頌華夏傳統文化的內容,他寫得非常好,林飛於是授意他寫一些歌頌華夏帝國的文章,刊登在《華夏報》上,再後來,很多不第秀才被陳福從臺灣招募過來,這些人也加入了《華夏報》的寫作隊伍。
這些不第秀才目睹了清廷的**陰暗,一進到華夏帝國就對林飛佩服得五體投地,發自內心地為林飛歌功頌德,漸漸地林飛擁有了一支“筆部隊”,這支部隊以筆為刀,墨為槍,用文章來引導輿論,讓林飛的想法貫徹到華夏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林飛從打下薩馬島就開始進行掃除文盲的行動,由於島上的菲律賓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於是林飛就讓人教他們漢字,他們在和華人的交流過程中,也懂得了不少漢語,因此學習起漢字來也很快。
林飛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在陳福大量招募來讀書人之後,這個過程就更加快了,華夏帝國裡每個七歲以上的兒童都必須進入學校,每個成年人都必須學習漢字,不服從命令者重罰。
在這一系列舉動之後,華夏帝國子民的文盲率從百分之九十九下降到了百分之六十五,《華夏報》自然有不少人購買,林飛讓自己的“筆部隊”在華夏報上廣泛宣傳馬尼拉的華人遭受到的種種不公和虐待,還把歷史上多次華人被屠殺事件拿出來寫,其中自然少不了發生在1603年的大屠殺。
在1603年的大屠殺中,菲律賓人、日本僑民紛紛站到西班牙人的一邊,為虎作倀,最終被屠殺的華人數量超過2萬,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聽說了這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