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魏澤龍只能命令部隊,從水路進軍。
戰前的偵察已經獲悉,此時駐守在江陰的清軍,共有水陸軍十萬多人,其中陸軍九萬多人,水軍一萬多人。
陸軍的裝備和其他清軍相差不多,無須贅述,水軍裝備有蒸汽炮艇四十艘,這型炮艇被稱為“江龍級”,各艘炮艇沒有單獨的名字,以編號相區別。
每一艘炮艇的排水量都只有兩百多噸,艇長四十米,艇寬十五米,吃水深度只有兩米。
江龍級蒸汽炮艇裝備有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75毫米口徑艦炮兩門,一門裝在艇首,一門裝在艇尾,在炮艇的兩舷,各裝有兩門11毫米口徑哈奇開斯六管機關炮,這種火力,在內河炮艇中算是比較強悍的了。
水兵除了蒸汽炮艇之外,還有各種“土製魚雷艇”,所謂土製魚雷艇,就是把漁船、拖船、補給船等等輔助船舶裝上魚雷,在戰時充當敢死隊,猛衝向華夏戰艦,發射魚雷,這些土製魚雷艇的數量極多,情報部門也沒有掌握它的具體數量。
本來情報部門可以根據清軍擁有的魚雷數量估計出土制魚雷艇的數量,可是在華夏和清國開戰之前,美國向清國偷偷運輸了大量魚雷,這讓情報部門無法準確估算清軍擁有的魚雷數量。
土製魚雷艇的想法來源於李鴻章,當初李鴻章在劉公島設計誅殺林飛,用八艘輔助船裝滿炸藥,撞向林飛的座艦,結果被林飛的戰艦全部擊沉,林飛還順勢拿下了劉公島海軍基地,將清國苦心建立的艦隊一舉全殲。
當時李鴻章就為沒有在輔助船上加裝魚雷而懊悔,劉公島事件之後,李鴻章就安排人手,在很多船舶上加裝了魚雷。
清國水兵除了水上作戰力量,還有岸上作戰力量,這支力量就是岸防炮臺,江陰附近有兩座高山,一座名叫西山,一座名叫東山,清軍在這兩座山上都安排了岸防炮臺,每個炮臺裝備305毫米重炮三門,將江陰城附近嚴嚴實實地保護起來。
魏澤龍看到清軍的防禦如此嚴密,不由得替海軍司令華海捏了一把汗,海軍戰艦,能打得動這麼多炮艇和岸防炮臺嗎?
以長江的水文條件,排水量高達八千噸大帝級巡洋艦是施展不開的,這就需要用到龍級巡洋艦,龍級巡洋艦的排水量只有三千噸,很適合在長江中作戰,其實嚴格來講,龍級巡洋艦是一型海洋作戰艦船,在江河中使用的時候,機動效能肯定會下降,不過對付清軍的那些小炮艇,還是完全夠用的。
魏澤龍一共調來了四艘龍級巡洋艦,蟄龍艦、傲龍艦、仇龍艦和血龍艦,這是華夏最後的一批龍級巡洋艦,大帝級巡洋艦和王朝級戰列艦相繼入役之後,龍級巡洋艦就停止了生產,天龍艦、雲龍艦等老舊戰艦,紛紛加入了海上警衛隊。
四艘龍級巡洋艦,似乎不足以抗衡清國狼群一樣的蒸汽炮艇和土製魚雷艇,於是華海又把十艘豹級高速運輸艦調入了戰區,雖然龍級巡洋艦不再生產了,可是豹級高速運輸艦還在生產,林飛本來打算以大帝級巡洋艦為基礎,再生產一型高速運輸艦,可是計算了一下成本,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華夏海軍集結了十四艘作戰艦船,足以與清軍一戰了,不過華海還不敢命令艦隊出動,因為他忌憚清軍在東山和西山的兩座炮臺。
華海決定,先把清軍在東山和西山的兩座炮臺幹掉,然後再幹掉清軍的水面部隊。
此時林飛已經把八艘齊天大聖飛艇都調動到了上海,歸屬與魏澤龍指揮。
華海向魏澤龍申請這八艘齊天大聖飛艇的指揮權,魏澤龍立刻下達命令,將這八艘齊天大聖飛艇全部交由華海指揮,華海於是下令,八艘齊天大聖飛艇出動,轟炸清軍西山炮臺和東山炮臺。
齊天大聖飛艇指揮官林戈成向華海建議,對停泊在江陰的清國蒸汽炮艇也發動打擊,華海經過一番考慮,拒絕了這個建議,華海認為,齊天大聖飛艇在投擲炸彈的時候精準度並不高,未必能精確擊中敵艦,所以還是集中火力幹掉清國的炮臺為好。
林戈成也沒有堅持,制訂了轟炸炮臺的計劃,四月二十八日,江陰戰役正式打響,八架齊天大聖飛艇從上海起飛,直撲江陰東山和西山。
與此同時,玉冰率領血凰特種部隊秘密組成了轟炸引導小組,趕赴西山和東山,在地面施放有色煙霧,為空中的齊天大聖飛艇指引目標。
之所以要派出玉冰和血凰特種部隊,是因為清國女子的頭髮和華夏女子的頭髮一樣,不會被發現,上海戰役的教訓已經說明——頭髮是華夏軍滲透的最主要障礙。
玉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