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發自內心地笑了出來……
正在這時,只見地面上的三十輛大車,飛速分成六排,每排五輛,在地面上排出了一個方陣,隨後苫布一掀,苫布下面的東西露了出來。
苫布下面,竟然是一種怪模怪樣的東西,這種東西看起來和火炮很像,不過卻有兩個炮管,炮管又細又長,炮管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圓盤瞄準具,兩串炮彈連在炮膛位置,炮彈放在彈帶上,彈帶連在巨大的彈藥箱上。
原來這種武器,就是華夏軍最新研製的高射炮,正式編號——lgs…1型,口徑30毫米,四十倍口徑身管,射速每分鐘一百發,發射爆破彈,專門對付敵軍的飛艇。
這型高射炮的研製歷時了兩年多的時間,林飛最早有研製高射炮的念頭,起源於兩年前和法國的越南戰爭,在那場戰爭中,林飛的一支部隊第一次見到法軍的飛艇,結果嚇得狼狽逃竄,林飛沒有對付飛艇的武器,沒有辦法,只能把火箭彈調了過來,用昂貴的火箭彈攻擊法軍飛艇,雖然打下了法軍飛艇,可是也浪費了大量火箭彈。
在那之後,日軍也裝備了飛艇,也就是名將級飛艇,還和齊天大聖飛艇爆發過激戰,世界各國也紛紛研製裝備飛艇,林飛為了給陸軍提供對付飛艇的武器,於是開始了高射炮的研製。
這型高射炮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領先的,原因很簡單,世界各國在最開始面對飛艇的時候,沒有意識到飛艇的巨大軍事價值,更沒有意識到飛艇可以被用來當作戰略轟炸的利器使用,自然沒有意識到研製高射炮去對付飛艇。
而林飛不一樣,林飛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人,從下令研發飛艇開始,就把飛艇如何使用,研製什麼武器攻擊飛艇,以後用什麼武器取代飛艇想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世界各國遠遠比不上的。
不過研製高射炮並不容易,最難的地方就是自動機,由於高射炮需要把炮彈發射到很高的地方,所以裝填的火藥會很多,火藥氣體對自動機部件的衝擊力很強,材料必須有很高的機械強度。
其次是炮管,由於高射炮炮彈速度很快,對炮管的摩擦極強,短時間內就會產生大量的熱,所以炮管的耐熱效能必須極好,否則打上一段時間,炮管就要更換了。
這兩大難點,都必須透過研發效能優良的材料解決,兩年的時間,也都用在了材料的研製上,林飛雖然不知道這些材料的具體元素組成,可是林飛知道使用哪些元素可以提高這些方面機械效能,比如說,林飛知道使用鎳元素可以提高耐熱效能,於是指示部下使用鎳元素進行試驗,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研製成功。
在研製過程中,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冶金學專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在回到華夏之後,一方面參與各種材料的研製,一方面教授學生,讓華夏的科技水平有了不小的進步。
儘管材料研製成功,可是這些材料的造價還是比較昂貴的,因此華夏軍也無法大規模裝備這型高射炮,目前lgs…1型高射炮只裝備了一百門,被林飛分別部署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是原來清國的地方,至於大禹城之類的地方,林飛根本就沒有部署,因為林飛很清楚,日軍的飛艇根本過不來,不用理會。
林飛在轟炸完東京之後就意識到,明治天皇也許會用轟炸華夏城市的辦法進行報復,於是林飛在可能被轟炸的地方部署了大量觀察哨,這些觀察哨包括地面人員和天空中的熱氣球,今天海澤雄樹的名將級飛艇一飛過來,華夏軍就知道了。
三十門lgs…1型高射炮編成“機動防衛隊”,隨時待命,接到敵軍飛艇來襲的訊息,立刻出動,趕奔飛艇經過的地域,準備攻擊。
三十門lgs…1型高射炮準備完畢,將炮口對準了天空,炮管上的巨大圓盤形瞄準具是簡易高炮指揮儀,上面滿是刻度,炮手可以利用這些刻度對天空中的目標進行測速和測距,從而將空中目標擊落。
每一門lgs…1型高射炮由五個人操控,兩個人是彈藥手,負責維護供彈的平穩,彈帶有的時候會斷,必須有人保護;一個人是炮手,負責扣動扳機開炮,不要覺得扣動扳機是個小活,lgs…1型高射炮的扳機力高達十五斤,不是壯漢根本扳不動。
一個人是瞄準手,負責操縱水平高低轉向器,調轉炮口指向;還有一個人是指揮員,負責觀察目標,指揮開炮,並和上級平級聯絡。
很快日軍的名將級飛艇就飛進了lgs…1型高射炮的射程,指揮官一聲令下,所有炮手同時扳動了扳機。
lgs…1型高射炮的口徑比重機槍和格林快炮大得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