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彼此都會集結大批兵力到邊境區域。
可是清國和華夏,卻沒有這些徵兆,雖然林飛曾經抓住過清廷重臣張之洞,令清廷蒙受奇恥大辱,可是這件事情在談判桌上解決了,雖然說清國吃了虧,可是不至於宣戰,更重要的是,清國完全沒有集結兵力的預兆!
清國不像日本,林飛不好進行情報工作,清國的福建、浙江和廣東就在臺灣的眼皮子底下,由於兩岸民眾語言文化相同,所以人員交往十分密切,每天都有大量的情報送到臺灣的第四集團軍情報處,這些情報清楚明白地表明,清國根本沒有在東南沿海集結軍隊,也沒有囤積物資。
林飛越想越糊塗,問道:“宣戰詔書呢,給我看看。”
李明白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檔案,遞到林飛的手上,“這是宣戰詔書的文字稿,原稿在臺灣。”
林飛拿過來看,只見上面寫道:“華夏帝國皇帝林飛,乃我大清一水兵小卒,甲午一戰,失節被俘,賴天恩逃得性命,不思返歸故土,效忠大清,卻勾結奸黨,鼠聚南洋,竊奪臺灣,此等叛逆,人人得而誅之,故此朕興天兵以討伐之。”
原來清廷用的是林飛是叛逆、奪回臺灣兩大理由宣戰,這兩點的確是用談判手段無法解決的,清廷的宣戰似乎可以理解了,可是清國的兵力呢,從何而來?
林飛突然想到了末日審判計劃,難道說,清國的宣戰,也是末日審判計劃的一部分?
林飛把疑惑放到一邊,沉聲說道:“清國已然宣戰,我們不能認慫,發出詔書,公開宣佈,我華夏帝國,正式對清帝國宣戰!”
李明白點點頭,林飛接著說道:“通知陸海軍高階將領,半個小時之後,到皇宮會議室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