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較低的,全國數百萬的計算機人才,但是卻僅僅有幾十萬臺微機。平均十個技術人員,用一臺電腦。
歷史上,直到85年的時候,長城0520CH誕生才標誌著,國內的微型計算機的市場,才開始邁上了正軌。雖然長城電腦也僅僅是組裝電腦,但是也是有不少的獨家的軟體、硬體相關的專利。在歷史上,在80年代中期,曾經是轟動一時的高科技產品。
龍騰膝上型電腦,已經具備了PC相容機的功能,與此同時,安裝了中文版的DOS作業系統,並且擁有office等等辦公軟體。
因為80年代的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有限,為了提高計算機的效率,減少在漢字輸入過程中對儲存器的頻繁訪問。龍騰電腦公司,更是首創研發出了一套“龍騰漢卡”的中文電腦配套硬體。
龍騰漢卡中,擁有十多種中文的字型,以及擁有倉頡、五筆、拼音等等輸入法軟體。在這個年代,輸入絕對的創新科技產物。
龍騰膝上型電腦在國內自勺售價僅僅是4288元人民幣,每臺的毛利率不超過20%,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而“龍騰漢卡”市場價3000元人民幣一套,成本卻僅僅有1000元,毛利率達到66%!
作為國產第一微機品牌,加上第一款劃時代的“漢卡”。聯合釋出之後,在國內掀起了銷售狂潮。
短短的一週之內,在國內賣出了1萬臺電腦,1。7套的漢卡。
龍騰漢卡之所以賣的比龍騰電腦還要多,主要是因為龍騰漢卡相容任何一種PC主機,所以一些購買了備型別PC機自勺使用者,也紛紛聞訊前來購買龍騰漢卡。
這樣的成績,不禁令張少傑也覺得非常的吃驚,覺得原來這個時代,國內的計算機消費市場,潛力居然也是如此龐大。
在國內、香港市場的成功,龍騰科技公司並沒有盲目的進軍國際市場。
80年代PC大潮的影響力,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湧現了大量的PC相容機廠商。這些相容機廠商很多甚至原本就是擁有龐大資源、財力的大財閥,龍騰科技公司進軍海外,暫時而言並沒有把握一定能夠做出成績。
而中國內地市場,隨著鄧大人說了“學習電腦要從娃娃抓起”,於是,備大有條件的教育機構,紛紛開始在學習中辦起了電腦教室。
首先了全國上千所大學,設立微機教室,已經至少是十萬臺以上的大市場。再加上,一些有條件辦電腦教室的中小學,逐步的辦起電腦教室,使得光是教育系統,便能夠提供每年幾十萬臺的市場。
將國內的市場,視為自己的禁臠。張少傑便豪氣的問道:“中央電視臺一年的黃金時間段廣告,要多少錢?”
“至少要百萬元吧!”陳尋真說到。
改革開放之初,央視學習了海外的經驗,開始嘗試廣告業務,最初一年僅僅有千萬元的廣告費。哪怕是這樣,在84年的時候,央視的廣告收益才不過是1億元人民幣左右,換算威港元才有3億港元,亞洲電視一年廣告收入,也比央視多三倍!
“這麼便宜?”張少傑愕然,道,“你去和央視商議一下,將我們的廣告掛在央視黃金時間殷一年時間!”
商業時代,普通的消費者,瞭解一個品牌,首先從廣告開始。
沒有廣告,哪怕是茅臺、可口可樂,也不能成為暢銷產品。
龍騰科技生產了中國第一臺國產PC,在這個資訊相對封閉的年代,也只有透過央視的廣告,才能夠樹立起國產第一電腦品牌的旗幟!
有了“國產第一科技品牌”的名號之後,今後好處肯定多不勝數。
歷史證明了一個大趨勢,任何一個國家隨著本國經濟崛起之後,同樣價格、服務下,國產品牌逐漸擁有越來越多的優勢。
就拿連鎖零售商場來說,在90年代,外資零售連鎖店剛剛進來的時候,很的吃香。甚至,一些經濟研究學者,憂心忡忡認為外資的連鎖品牌將會壟斷國內的80%的商品零售市場。
但是,結果卻是令人吃驚,隨著21世紀初,中國政府逐步取消了外資的優惠政策之後,氣勢洶洶進入中國市場的連鎖公司,絕大多數都水土不服,逐漸陷入虧本、微利、投資失誤等等場景。
而中國內地的很多本土連鎖企業,卻是紛紛的從弱小發展成為巨頭。那時候,很有有識之±才馬後炮的發現,所謂外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實是扯淡的,純粹是早年中國政府給他們太多的優惠政策,才使得他們利潤率較高。
一旦取消了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