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請到公司。我可要好好招待他,這麼樣吧,近期我私人掏腰包,請張少傑吃飯,胡波你去約他。”
胡波點頭道:“恩,好的!”
沈慎這旁起鬨道:“我也要去,沾一沾這位新銳黑馬的仙氣!”
不知不覺中,張少傑在《武俠與歷史》雜誌編輯部內部,已經成為冉冉升起的當紅巨星。如果此時張少傑知道這一訊息,不知道會不會樂到嘴巴抽筋。
三萬本!
四萬本!!
五萬本。。。。。。。。
天!這麼龐大的訂單。。。。。。
至少有三四年時間沒有經歷過了!
整個《武俠與歷史》編輯部徹底沸騰了!
明報下屬的印刷部分,連續加班加點,不斷加印《武俠與歷史》,彷彿永遠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一般!
這一期《武俠與歷史》直到印刷7萬本,瘋狂的銷量才開始降下來!
比起近年來《武俠與歷史》雜誌的平均發行量,已經高了一倍!
而根據讀者來信反饋,相當多的讀者,都是衝著《大唐雙龍傳》的火熱連載,而聞訊購買《武俠與歷史》雜誌的!
而讀過《大唐》的讀者,也紛紛表示驚豔!
這個時候,傻子都知道《大唐》紅了!
《武俠與歷史》編輯部,《大唐雙龍傳》、張少傑這兩個前幾日還很陌生的名詞,在編輯們耳中,現在已經變得如雷貫耳!
事實上,《武俠與歷史》雜誌發行量詭異大增,甚至連明報集團的的高層也感覺到吃驚。
——————————
明報集團董事長辦公室。
金庸吩咐道:“去查一查,這是怎麼一回事!”
“是,老闆!”
不久後,秘書從《武俠與歷史》編輯部返回,彙報說道:“《武俠與歷史》雜誌的胡副主編髮掘了一匹大黑馬!新人作者張少傑的《大唐雙龍傳》初次連載,就一炮而紅!整個香港都在瘋狂的訂購《武俠與歷史》只為看張少傑的《大唐》!”
金庸沉思,說道:“是嗎?”
秘書點頭,道:“確實如此!”
“張少傑、《大唐雙龍傳》。。。。。。”金庸喃喃自語,這個很陌生的名字,他毫無印象的一名新人突然崛起,這讓金庸很是疑惑。
梁羽生在武俠小說領域成名之前,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作家。
古龍是在臺灣有一定名氣,才來到香港發展。
倪匡、亦舒、李碧華等等香港知名作家,也多是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起來。
像張少傑這麼突兀冒起、一本而紅的,真的很罕見。。。。。。。。
所以,金庸說道:“去,把最新一期的《武俠與歷史》拿過來,我要看看《大唐雙龍傳》!”
秘書點頭,說道:“是!老闆!”
第七章 金庸的小氣
明報報業集團,《武俠與歷史》雜誌,主編辦公室。
總編兼社長的金庸,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翻著帶著墨香味的新一期《武俠與歷史》。
《武俠與歷史》雜誌編輯胡波在旁觀察老闆的神色,既帶有期待又有點緊張。
早在20多年前,金庸大俠就已經是武俠小說領域的巔峰人物,雖然在《鹿鼎記》完本後,便開始宣佈封筆。
然而,金大俠對於《大唐》的看法,無疑將會主宰這部小說的命運,甚至是主宰《武俠與歷史》這份雜誌的命運——是會獲得重點支援還是冷淡待之,都不過是在金庸大俠一念之間!
因為,金庸不但是武俠小說的宗師,更是控股明報報業公司80%股權的報業巨頭!
胡波看好《大唐》,除了是以編輯的職業素養,分析這部小說驚人的市場潛力。
更重要的是,胡波也是《大唐》的書迷。
站在純粹的武俠小說讀者的立場,胡波更的強烈希望明報公司,重點熱捧這部作品,好讓他總是能夠暢快的閱讀到越來越精彩的下文!
金庸沉吟片刻說道:“這一期《武俠與歷史》銷售居然已經提高了一倍多?那就將張少傑的稿酬也提高一倍,按照每個字0。1港幣的標準支付吧!”
0。1港幣每個字,在香港出版市場雖然不算低了。
但是,在明報報業公司,僅僅是一名極其普通的作者的稿酬。
《明報》旗下大多數寫社評、寫股評、寫馬經、寫娛樂圈八卦的作者,稿酬是超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