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年2月10日。
張少傑兄弟兩人透過了香港與深圳之間的羅湖口岸,來到了深圳河對岸的深圳。
這個年代的深圳,也才剛剛建立起來。
百廢待興的深圳,以河對岸的香港為目標,工廠、碼頭、大樓,不斷的拔地而起。全國各地奔赴甚至的年輕人,拿著各種工具,在大工地一般的深圳忙碌著。
今年,後世著名的地產公司老總王石,會來參加深圳的招聘考試,加入廣東省外經貿委,負責招商引資。在深圳這塊熱土上,王石書寫的是地產行業的神話。
不但是內地其他城市的年輕人,就連香港一些年輕人,也紛紛出現在深圳打拼。就如一名計程車司機,在香港甚至很難找到工作。
但是在深圳,很少人會開汽車,所以香港的司機在這裡有幹不完的活,有賺不完的錢!
香港的一些十幾萬元資本的小商人,在河對岸的深圳,可以搖身一變,開一家規模不小的加工廠,成為“大老闆”!
這一番熱鬧、朝氣蓬勃的景象,在香港很難看到。
“哥,這就是內地嗎?好多人啊,也非常熱鬧!”少淮顯得非常的興奮。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祖國,雖然現在還不如香港。但是,卻是充滿了發展勁頭!”張少傑同樣好奇張望,答覆道。
張少傑也沒來過內地,不過卻閱讀過未來三十年內地經濟變遷的資訊資料,知道這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土地。雖然現在人們還在為物資貧乏而不滿,但是過幾十年後,人們會抱怨,生產力過剩!
極度匱乏,到極度過剩!
這就是解放了生產力之後,東方巨龍的可怕潛力!
張少傑一想到內地的未來,就想到了咆哮的工廠,海嘯山呼一般的機器,車站中一眼望不到邊的外地工人。。。。。。。
——————
PS:感謝“龍紹LL1”、“小刀鋒利”慷慨打賞。
第二十七章 從深圳到江淮
當張少傑兄弟兩人,首次踏上深圳河對岸,中國的土地上,激動心情難以抑制。與此同時,24歲的詩人顧城的詩歌《一代人》,開始紅遍祖國大江南北。
街上買了一份報紙,上面就刊登了顧城的詩歌。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少淮還是中學生,讀了這一段詩歌,尤其有感覺,僅僅一首詩就讓他覺得特別崇拜內地的詩人。也覺得,顧城這個詩人幾乎和自己哥哥張少傑一般的有才華!
張少傑對於詩歌,很沒有感覺。
事實上,他雖然聽過“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一段,不過卻不知這一段詩是出自北京詩人顧城1980年春節前發表的《一代人》中擷取的。
張少傑覺得,自己還是俗了點。詩歌這東西,他最多是口頭上佩服一下詩人,實質上,對於現代詩,他的內心總覺得不以為然。
尤其是,80年代,內地掀起一波詩歌創作熱潮。稍微認識幾個字的人,都踴躍寫詩,全國數千萬的詩人,讓詩歌這東西,迅速變得不值錢。
這個年代,深圳是一塊熱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整個全國找不到比深圳更有激情的土地!
這一座嶄新的城市,從一開始,就陷入對經濟建設的崇拜中!因為這裡是特區,是一座實驗室,所以各種在國內其他地方難以實現理想的人們紛紛奔赴深圳。
事實上,在深圳正式被批准為特區之前,深圳的蛇口工業區已經被批准為特區。因為蛇口工業區引進了大量的香港資本。李嘉誠、霍英東,等等香港商人,都在蛇口建立之初,就參與過基礎建設投資。
蛇口的工廠,也多是香港商人投資、從海外進口原料、再透過香港出口到海外,僅僅有僱傭的工人是來自於內地。這樣“三來一補”的模式,在幾十年後看來,是極其落後,極其不具備競爭力的血汗工廠。但是在這個年代,卻給中國賺取大量的外匯,工人出賣勞動力也獲得了較高的薪酬待遇。
張少傑來到蛇口工業區的“中國銀行”營業廳,這個年代,中國銀行還是中國國內指定的外匯兌換銀行。
港幣在內地是花不出去的。此次來到內地探親,所攜帶的1萬元港幣的現金,按照人民幣和港幣之間的固定匯率,換取了人民幣三千多元。
這時代,人民幣的購買力的非常堅挺的。一包中華煙,兩元人民幣。一瓶五糧液,五元人民幣。一斤米0。14元。一本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