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佳寧置業停牌之後,已經不僅僅是一宗普通的上市公司財務作假案件了。而是佳寧集團與其他的同謀,蓄意的金融詐騙。
在益大集團的鐘氏逃之天天之後,佳寧集團的陳松青面臨的壓力巨大。不過,陳松青不甘心事業版圖化為烏有,依然試著在垂死掙扎。
受害最深的裕民銀行,原本是馬來西亞一家規模巨大的銀行。裕民銀行既是最大的受害人,也有與佳寧集團夥同犯罪的嫌疑。
在佳寧置業停牌之後,陳松青表示過,希望裕民銀行再次借一筆錢,讓其翻盤。不過,鑑於佳寧集團已經借款8億美元的巨資未償還。
所以,裕民銀行對於借貸,比較的慎重。
女“400萬美元的借貸,僅僅要400萬美元的週轉金。等到度過了危機,8億美元不成問題的!”陳松青對裕民銀行香港負責人施加壓力,“如果坐視佳寧破產,那麼你們的8億美元,也要不回來了,你說是嗎?”
“這個問題,我需要向上面彙報!”
“彙報什麼,8億美元都借了,400萬算什麼?不借就拉倒,如果佳寧破產,你也沒有好果子吃!”
裕民銀行的負責人,非常的糾結。
如果佳寧集團破產,那麼裕民銀行的貸款只能作為壞賬處理,那時候裕民銀行肯定要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嚴懲。
但是,此時再借錢則有可能錨上加錯。正是因為這樣,使得裕民銀行的香港負責人,頭髮都急白了……佳寧置業這一大利空訊息,無疑重挫了香港股市的信心。須知道,香港有20萬的股民,持有佳寧置業的股票。現在看來,佳寧置業的謊言已經近乎揭穿,而陳松青也是氣急敗壞,只能搞一些拆東牆補西牆的勾當。
佳寧集團,以及佳寧置業的資產,一日日的在縮水。投資者面對觸目驚心的訊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這該死的陳松青,豬狗不如的畜生!”、“大騙子,滔天巨騙,要嚴懲!”、“香港交易所管理層是廢物!”
各種的口號,紛紛的喊了出來。
張少傑看著電視新聞上,那些小投資者們的抓狂、痛苦、難以置信、扭曲的神態,只能感覺到萬分的同情。
佳寧置業的問題,其實更屬於香港金融系統的漏洞。
由於在60年代香港經濟繁榮,大量的公司有上市融資的渴望,而香港的市民也日漸有透過投資股票,進行保值增值的意願。
所以除了原本的港交會之外,又誕生了遠東會、金銀會、九龍會三大新生的交易所。
70年代初開始,香港的股市已經進入了四會並立時代。
不同的交易所上市的標準不同,而為了招攬上市公司進行上市,許多的交易所將上市的門檻不斷降低。而備大交易所,對於上市公司的監管也是非常的鬆懈,這也使得這一時期的香港上市公司,做假賬頻繁。
佳寧置業是香港股市做假賬的巔峰,短短几年透過虛假訊息、業績,使得公司能夠不斷的融資、貸款,一度成為了市值百億的大企業。
到此時,佳寧置業的資不抵債,股票市值不值3億。
“坑了20萬投資者之後,香港的股票市場,也開始逐步的開始整頓,更加重視對於上市公司披露資訊的監管,杜絕大量的虛假財務資訊。
後來86年的時候,香港的四大交易所開始合併為“聯合交易所”,使得香港結束了證券行業的混亂局面。
現在香港金融市場既是最壞的時期,也是最好的時期。
壞是眼前各種的金融亂局,彷彿黑雲壓城一般。
同樣,這也是最好的時機。在人心惶惶的時候,大量的優質地產被廉價甩賣。對香港未來有信心的企業家,完全可以痛快的大肆抄底撿便宜。
(未完待續)
第306章 少傑基金
新鴻基證券辦公室。
張少傑現在已經獲得副董事長的身份,對於公司的權柄僅僅次於馮景禧。
這時候,新鴻基公司正在瘋狂的業務擴張階段。
張少傑也是三天兩頭去來公司,與馮景禧共商大事。
新鴻基證券公司,獲得了張少傑5億港元的注資之後,除了用於補充新鴻基公司的流動資金,大大緩解的財務上的壓力。
並且,乘著這殷時間,在香港展開了對一些小型金融機構的兼併活動。這些兼併一旦達成,必然將鞏固新鴻基證券在香港證券業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