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 章 落定(三)(2 / 3)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啊!

“再者,此舉也大益於民生、治安。()”此時秦放鶴正詳細列舉各地歷年失蹤、死亡案件人數,並未留意到天元帝的神色變化,本地案件暫且不論,諸多異地命案、劫案之中,七成以上案發地都在荒野城郊,為何?皆因民道狹窄,偏僻難行,雜草叢生,許多地方牲口都無法透過,只能步行≈hellip;≈hellip;快則當日往返,慢則十天半月,天災人禍獸患,隱患叢生!()”

出門一個時辰和一天的安全性真的差太多了。

當初他在白雲村時,若非距離鎮上近,趕車一日可往返,大人們也不可能允許他和秦山二人出行。

在後面到了異地求學時,饒是有秦海、秦猛隨行護送,他們也曾遇到劫道的……

若當時就有橡膠輪胎馳騁在平坦大道上,遙遠的縣城都可一日往返,自然就沒那麼多危險了。

聽秦放鶴說到這裡,許多曾在地方任職的官員和刑部、都察院成員深以為然。

這年月,出門就有風險,風霜雨雪錯過宿頭凍死的、失足摔死、迷路病死的,荒野無人偏僻難行處被人埋伏害死的,哪年沒有?

莫說平頭百姓,就連在外遊學的秀才、舉人,因私事走不得官道,不也偶有殞命嗎?著實令人痛惜。

時至今日,各地衙門和刑部還有無數無頭公案堆積如山呢!

至於民生、疫病,更不用說。

讀書人為什麼多不愛去地方任職?油水少

() 、難出政績是其一,但還有另一項眾所周知,卻難以啟齒的原因:

交通不便,近乎與世隔絕,骯髒汙穢。

那些爛泥路,每逢雨雪天氣必然一塌糊塗,更有百姓隨意傾倒糞便垃圾。一旦天公不作美,必有疫病橫行!

如此議了幾日,戶部和工部聯合算了一回,大體得出每丈的單價,再分攤到每年的財政開銷,權衡利弊之後,百官也就說不出反對的話了。

天元五十六年十一月,在外遊學的阿姚回京成親,同來的還有一人。

“晚生冉壹,洛陽人士,拜見秦閣老。”

聲音洪亮,舉止大方,身姿挺拔,上首的秦放鶴微微頷首,“抬起頭來。”

冉壹聞聲抬頭,倒也是個濃眉大眼的好模樣,一雙眼睛格外亮,裡面盛滿了年輕人特有的對未來的憧憬和雄心壯志。

被秦放鶴打量片刻,冉壹似乎有點激動,小麥色的麵皮下隱隱泛紅,秦放鶴就笑了,“我曾說過,待到你中舉,可再來京城。”

言外之意,既已中舉,何故不來?

阿姚一聽,眼睛都睜大了,看向冉壹的眼神也不對了。

好麼,我拿你當兄弟,你竟圖謀我父?!

冉壹顧不得許多,忙道:“閣老容稟,當年有幸得閣老書面提點,晚生深有所悟,一直在外遊歷,受益匪淺。中舉後本欲徑直北上,又恐日後不得遠行,故而慕名前往清河府瞻仰,不曾想偶遇秦兄,一見如故……”

這番話不僅回答了秦放鶴的問題,同時也向阿姚做出解釋:並非我有心隱瞞,實在是沒想到秦兄你都中舉了,竟不一路向北,還會折返縣學去……種地!

偶遇,確實是偶遇。

阿姚聽罷,臉色稍緩。

秦放鶴似笑非笑,“不得遠行?”

舉人進京之後,什麼情況下不得遠行?只有一個答案:皇榜登科。

高中進士之後,除了最初那幾個月榮歸故里,餘生都要聽從朝廷調遣,輕易不得離任,自然再無隨意遠行的機會。

這小子做此語,頗有自信麼。

“是,”冉壹聽出他的揶揄,並不慌亂,不卑不亢道,“若日後僥倖得中,自不消說,若不得中,便是晚生火候未到。京城多大賢、多良師、多俊傑,晚生也不必遠去,自在此間精進。”

一句話,不中進士就不走了!

這還不自信?

如無恩科,會試二年一屆,等閒人誰敢說就這麼幹耗著?

冉壹既出此言,便是有短時間內高中的信心。

聯想到之前看過的卷子,秦放鶴倒不覺得冉壹說大話。

他順勢喝了口茶,漫不經心道:“你是七月的生日,今已及冠,可有字號?”

冉壹一怔,“並無……”

他想到了某種可能,心底迅速萌發出難以剋制的激動。

秦放鶴卻只是唔了聲,又隨意問了兩句,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