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暗鬥(二)(3 / 4)

看過內容,只好回信一封,說爭取今年年底遊歷中土神洲,但是不作任何保證,若是寬限到明年年中,肯定沒有問題。封姨在那封密信上,還說了一件無據可查的“宮闈豔說”,原來某座福地出身的豪素,在成為刑官之前,曾經在躲去百花福地避難,與某位叫“向秀”花神,很有嚼頭,你到了那邊,有機會幫忙確定真假。陳平安對這些不感興趣,只是記起一句極有韻味的古詩,向秀甘淡薄,深心託豪素。

魏檗來了一趟扶搖麓,說剛參加完御書房議事,耐心很好的皇帝陛下都忍不住暗示自己了,大驪王朝什麼時候將某事昭告一洲。

陳平安說再緩緩,等他想好了如何處置那些寶瓶洲南部金身還被鎮壓的山水神靈再說。魏檗點點頭,說此事確實需要慎重對待。

之前老真人陸雍見著了陳平安,三言兩語,就談妥了趙著擔任落魄山客卿一事,約莫是察覺到了陳山主的萎靡狀態,陸雍都沒提什麼小酌幾杯,很快就告辭離去,只說下次霽色峰祖師堂議事之前,與青虎宮打聲招呼,他就會帶著趙著一起趕來落魄山,敘舊如飲酒嘛,越晚越醇香。老真人甚至都不讓陳平安送到山門口,說自己早

就與景清道友約好了,要去鐵符江水府那邊遊覽,見一見那位新任府君白登。陳平安都是笑著點頭,只說好。

落魄山新多出“大道相契三兄弟”,龍種劍修白登,道號躁君,如今已經升任鐵符江高位水神。玉璞境高耕,是流霞洲老飛昇荊蒿的高徒,還有那個曾經在仙簪城道號銀鹿、如今改名曾錯的鬼物。在落魄山上,他們仨陪著青衣小童,頓頓喝酒如喝水,喝得共患難的三兄弟,如今同富貴了,誰都不敢提一個酒字。高耕始終沒有返回流霞洲青宮山,師尊有令,讓他在此多盤桓一段時日,與那位景清道友處好關係,至於原本屬於高耕那一攤的青宮山事務,不必理會,缺了他高耕,青宮山還是青宮山。可要是高耕你能夠在此紮下根來,就算大功一件。如今曾錯更是每天都會寫日誌,例如今日出門一趟,未能守心,又妄發數語,可恨可羞。

儒家道統薪火相傳,自古至今有三縱,至聖先師開天闢地,率領禮聖與文廟陪祀七十二賢,如日始旦,照破矇昧,一縱也。文聖學究天人,如日中天,二縱也。至隱官時如日重明,三縱也。道統凡此三縱,皆天日天時也,吾輩學道者不可以不知……

本來就是寫在私人日誌上邊的一點小心得,結果不知怎麼被隱官大人看了去,坐在桌旁洋洋自得的曾錯,後腦勺便捱了結結實實一板磚。

景清前輩誤我太多!不是說好了你家山主老爺,最不喜旁人溜鬚拍馬,唯獨誇他那先生老秀才學問如何如何高,稱讚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讀書人,必然有功無過嗎?

結果等到陸老真人與青衣小童按下雲頭,來到鐵符江,再各自掐訣闢水,來到水府門口,水神白登和擔任水府半個謀主的曾錯,就已經在那邊候著了,進了府邸,一路穿廊過道,來到一處專門款待貴客的地方,陸雍便看見滿臉笑意的陳山主站在桌旁,擺好了酒菜,只等他們落座,下筷舉杯。

老真人心中感動,卻也沒說什麼,上了桌都在酒中。

陳靈均把這頓酒給老真人安排得明明白白,主陪副陪三四陪,定要招待好陸老哥,不醉不歸。

老聾兒跟弟子幽鬱,見過了年輕隱官,暫住拜劍臺,到了這邊,老聾兒確實有點後悔了,別說是這龍泉郡地界,便是整個大驪處州山河,在老聾兒眼中,不過是掌心大小,別看老聾兒在劍氣長城只管著一座牢獄,但是那邊的地盤,清淨且大,豈是如今這彈丸之地能比的?何況先前帶著弟子離開劍氣長城,好不容易沒了珥青蛇穿法袍懸短劍的白髮童子,在旁呱噪,這才幾天工夫,雙方就又見面了,愁

是真的愁,只是盼著隱官大人稍微講一點良心,幫著自己與那位“小陌先生”,還有白景前輩,牽個線搭個橋,學得幾手上乘劍術,也不枉自己在此當個一般供奉,以後去了五彩天下的飛昇城,也好替隱官大人美言幾句,說幾句自認問心無愧的公道話。

到了那座愈顯偏遠狹小的拜劍臺,茅屋簡陋,老聾兒反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寒酸,幽鬱先前聽見隱官大人與師父的寒暄內容,忍不住詢問一番,師父以前還當過一個蠻荒大王朝的太子殿下?還有過一座廊腰縵回九萬屋、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東宮道場?帶過兵打過仗,所向披靡,短短百年間便吞併了兩個世仇王朝?老聾兒笑了笑,只說那是幾千年前的老黃曆了,不值一提,若說真正稱得上小有氣派的地方,卻不在昔年舊宅的房屋數量,而是每逢驕陽懸空,可讓數萬女官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