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太學(1 / 2)

《大國小鮮(科舉)》最快更新 [aishu55.cc]

許氏瘋了嗎?

徐立這充滿自信的話語讓震旦附一和樺山醫院的人都無比震撼。一些過來參加比賽的年輕人也是熱議起來。

“咱們國家的醫療技術有這麼厲害嗎?全面超越?不至於吧。”

“我看你是跪久了,骨頭有點軟,以至於現在都站不起來了吧。”

“你說什麼呢?”

“我說什麼你還不知道嗎?聽不懂漢語嗎?那要不要我用英語再給你複述一遍。”

都是年輕人,這火氣都是剛剛的,一開口就衝突了起來。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出生的環境和教育的經歷都有不同。性格、處事方式,思考問題的方式自然也是不一樣。

哪怕是一個家庭裡出來的人,在接受社會資訊的渠道上也會有差別。思想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變化。

秦院長和宋主任顯然也是聽到了這種爭執,兩人不約而同的轉過身,狠狠的瞪了自家的年輕人一眼。意思很明白。別吵了。丟人現眼。

過了一會兒,震旦這邊一個年輕醫生開口道:“你看看這個待遇,別人許氏醫院出來參加外科大賽。東大醫學部不僅僅是全程安排。坐的是商務艙。酒店,接送機都不需要操心。再看我們。還要自己出錢來這邊參加活動不說。辦護照的時候,還需要驗資!”

這一個對比一下就讓兩個團隊的年輕人都不說話了。羨慕,濃濃的羨慕。所有人心中都不由得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東大醫學部會對許氏如此的客氣。難道真的是因為許氏的實力很厲害嗎?

可如果不是這樣,那別人為啥這麼客氣呢?

東大醫學部的人,他們也不是沒有接觸過。一個個恨不得眼睛飄到天上去,這些人可不是什麼和氣友善的傢伙。

“徐院長,這有些過於誇張了吧。國內的醫術發展速度很快,這一點我承認。但要說全面超越,那也未必吧。”秦院長忍不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徐立輕笑道:“秦院長,我承認,早些年我們國內的技術是有差距。但這些年,隨著醫療裝置短板的補齊。事實上國內醫院的差距就已經彌補過來了。”

“十年前,國內地州市這一個級別的三甲醫院,本科生就已經符合要求了。現在幾乎已經不會要本科生了。五六年前,本科生基本已經很難在三甲醫院生存了。最少都是碩士。而現在,幾乎都是博士起步。”

宋主任和秦院長不說話了。這還真是這樣。現在的醫學生學歷是越來

越高了。起步就是本碩博連讀,最少也是碩博連讀。

徐立笑著道:“裝置彌補了。學歷彌補了。那對於醫學來說什麼最重要?技能!”

以我們許氏為例。目前神外這邊,四級的手術全年下來可以達到638臺,平均每天有1.7臺左右,這個手術量是國外的醫院無法達到的。

其他的手術就更不用說了。我在霍普金斯工作了五年,這五年裡面,我總共做了三例腦幹腫瘤手術。但現在在許氏,問我三天就能做一臺。

隨著徐立說到這裡,秦院長和宋主任都不說話了。這是事實。國內的醫院和醫生從來都不會缺病例、卻病人。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報道。在討論剖腹產技術誰最厲害。結果是,在國內隨便找一家縣級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可能臨床經驗都要比國外頂級醫院的婦產科醫生還要豐富。

宋主任感慨道:“不行!從明年開始。想要拿咱們醫院作為獎品。不付出一些代價是不行的,要麼就老老實實的給我們繳納培訓費用。而且以後我們也不負責這些人的交通差旅和在國內的參觀費用了。”

秦院長若有所思:“十年前,我在樺山醫院當科主任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想和國外的醫院展開學術交流,別人都是一副不情願的姿態。現在基本上每一個月都會有醫院主動找上來,我還以為是因為國內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條件好了。別人願意來了。現在看來,別人心裡面早就清楚了差距啊。”

……

世界外科大賽。

這是第一屆的世界外科大賽,是全門類。全領域的大賽。和之前神經外科大賽。胸外科領域的世界盃——世界胸外科臨床病例決策大賽不同。

那些是針對各個專科的比賽。而這一次,針對的是所有的外科門類。

其中,許氏將會參加手顯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以及急診手術、器官移植和產科這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