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個騎士的轟擊下,整座藏兵之山的主峰似乎都在轟鳴起來,但等三人的攻擊停下,那道神廟的大門依舊緊緊的關著,沒有一點損傷。
捧山真人死了心,第一個退出,“峰頂附近的秘藏之珠中可能有納珠,來到這裡的時間寶貴,我就不耽擱時間了,告辭……”
說著話,捧山真人就離開,幾個跳縱,就消失在一片霧氣之中。
“哈哈哈,看來傳說果然沒錯,這些神廟的大門,不是靠蠻力能破開的,我也想去找找能不能獲得空間裝備,齊老怪,別痴心妄想了,藏兵之山就是寶山……”天祿堂的太上長老和齊老怪說了一聲,也走了。
最後,只剩下齊老怪站在神廟大門門口,臉色複雜變幻的看了一陣神廟大門上面那個由天平組成的三角形的浮雕,最後也只能嘆息一聲離開……
沒有人知道齊老怪當時心中在想些什麼。
……
藏兵之山的主峰最高處傳來悶雷一樣的響動的時候,張鐵停下了腳步,他抬著頭,看著高處的主峰……
主峰最高處傳來的動靜很大,哪怕離得很遠,張鐵還是感覺到了腳下藏兵之山的一絲震顫,就如同站在離鐵軌不遠的地方感覺著有火車從鐵軌上賓士而過一樣。
三個大地騎士打起來了?
張鐵悚然一驚。
但感覺了一下三個大地騎士的尋蹤之羽的位置變幻,張鐵又否定了這個可能,大地騎士如果交手,哪怕是近身戰,也不可能站著不動。
最後進入到這裡的那片尋蹤之羽似乎也感覺到了上面傳來的震動,在安靜的呆了幾分鐘之後,那片尋蹤之羽一下子就加快了速度……
“看著”那些尋蹤之羽的動向,張鐵舔了舔嘴唇,眼中閃過一道光華。
媽的,這次進入神廟遺蹟真是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未完待續……)
第三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
藏兵之山的山巔附近也有大量的結晶之地,在那些結晶之地內的秘藏之珠比半山腰下面的還要多,捧山真人,張安國,還有齊老怪三個人就在山巔附近尋找著可能含有納珠和空間裝備的秘藏之珠。
作為白銀秘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打破了大小,虛實這些常規裝備的物理和空間極限,已經讓常人難以理解其存在原理的裝備。
白銀秘藏的武器可以由虛化實,直接從元素界中抽取元素組合凝聚出實體,在普通人的眼中,這已經是神話。
而納珠和空間裝備,則可以由實化虛,在一個特定大小的裝備內,開闢出巨大的容量和空間。
如果說作為騎士在可以感應到元素界的存在的情況下還能理解白銀秘藏的武器由虛化實的原理,那麼對於納珠和空間裝備這樣的東西來說,其存在的原理,那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可以理解的了。
是小型的蟲洞嗎?是摺疊的空間嗎?是將物質的量子存在方式進行特定方式的壓縮和還原的手段嗎?
沒有人知道!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測。
科學家或許會對這個感興趣,但對這個時代的騎士來說,能把東西抓在手上,才是最實際的,其他的都是屁。
納珠之類的空間裝備雖然是白銀秘藏,但卻要比普通的白銀秘藏高階不少,而且和普通的白銀秘藏不同,藏在秘藏之珠內的納珠,沒有任何的秘藏真體會顯露出來。
哪怕是大地騎士。在這個時候想要獲得納珠,百分之八十。也只能靠運氣。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靠的則是騎士們長時間學習和積累起來的有關於有可能藏有納珠的秘藏之珠的外表特徵的判斷。
就像生活在海上的經驗豐富的漁民和撈珠人可以從自己打撈起來的海貝的外表判斷出其中是否有珍珠一樣。在騎士之中,經過大災變之後這麼**百年的傳承和實踐,在經過無數人的研究和總結之後,也發展出了一套判斷秘藏之珠是否有價值的學問。
這套學問,叫《秘藏學》。
《秘藏學》是秘傳中的秘傳,也是顯學中的顯學,這是一套發源於太夏,引領著整個人族騎士風向和潮流的學問。
在太夏,一個騎士想要裝B。想要顯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和格調,只要能顯露出自己在《秘藏學》上的修為,馬上就能在騎士之中引來一片羨慕的眼光。
騎士,特別是男性騎士,不一定每個人都長得帥,在太夏,如果一個大地騎士長得醜,你可以說他長得醜,他不一定會生氣。但如果你說他不懂《秘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