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丟了一個騎士在自己身邊,表明對自己的支援,只看風蒼梧的年紀和他以往表現出的傲氣,就知道風蒼梧在天機宗內部的年輕一代中絕不是普通之輩,有這樣一個人在自己身邊,哪怕他什麼都不做,每天只吃兩口乾飯,其他人會怎麼想?
但是天機宗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呢?自己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鐵騎士,天機宗犯得著為自己站臺嗎?
這個時候,張鐵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明堂來。
管他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既然想不通,張鐵就直接把這個問題丟到了腦後,不再浪費腦細胞……(小說《黑鐵之堡》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假戲真做
張鐵只是回到金光城的第二天,他辭官回家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就開始慢慢顯現出來……
從幽州城開始,吞黨在幽州境內的各個城市之中的道德社基本上在短短几日內就被人砸了個稀爛,而幽州各郡各城的廷尉系統都是袖手旁觀,即使接到報案,也只是象徵性的走走過場,半個人沒抓,對吞黨道德社的遭遇,也是愛莫能助……
幽州廷尉系統對外的解釋只有一句話——通天教餘波未定,幽州百姓民情洶湧,要抓百姓,激起民變,誰來擔責?
在幽州,吞黨之名徹底的臭了大街,連帶著軒轅之丘的御史臺周天御史的名聲都被波及到。
而在幽州之外,同樣短短几日,新年之初立了大功大破通天教的幽州廷尉被迫辭官的訊息在各種幕後勢力的推動下也在太夏發酵著,引起一片譁然。
才短短一週時間,根據張鐵接到的報告,太夏境內,各州各郡之中,竟然有上千家的媒體報紙報道了這件事。太夏媒體報紙的報道很有技巧,大多數的報紙,只是把蘇乾凌彈劾張鐵的奏章和張鐵的功勞與辭官的訊息列出來,其他什麼話都不說,孰是孰非,已經一目瞭然。
輿論鋪天蓋地的湧向了軒轅之丘的御史臺,蘇乾凌彈劾張鐵的奏章,變成一塊鋼錠,直接狠狠的砸在了他自己的臉上。
而因為懷遠堂和吞黨的恩怨牽扯太大,如今吞黨的領袖又是太子太傅,所以太夏的媒體報紙在報道這件事的時候。都極有分寸,沒有把這件事過多的展開。把懷遠堂當初和吞黨的恩怨扒出來。但即使這樣,人總是長著嘴的。有些事情,又何須在報紙和媒體上才能知曉,明裡暗裡,懷遠公當初和吞黨的恩怨還是悄悄的擴散了出來,在一些知道內情的明眼人的眼中,吞黨這次可是一下子被人扒了個精光了,更重要的是,吞黨一直口口聲聲的叫囂什麼“仁義道德”,迷惑了不少人。透過這件事,許多人也都看清,吞黨所謂的“仁義道德”,很多時候,也只是嘴上說說,要求別人如此而已,吞黨一直以“仁義道德”的代表自居,而他們這次做的齷齪之事,高舉大旗罔顧事實黨同伐異。不顧一州百姓的安危,哪裡又有半點“仁義道德”的風範。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1月18日,軒轅之丘御史臺宣佈罷免御史蘇乾凌的御史之職。蘇乾凌被貶到下州的印州做了一個小小的從八品的戶曹尚書。
在軒轅之丘,御史臺中360名周天御史的官職雖算不上位高權重,但也極為重要。某些時候,一個周天御史甚至可以左右天下輿論與太夏朝堂的決定。蘇乾凌的被貶,直接讓吞黨在御史臺中少了一個關鍵的聲音。折損了一員干將。
站在吞黨的角度上來說,蘇乾凌的被貶固然讓其宛如斷了一直,而這件事在太夏民間對吞黨聲望的打擊,對吞黨來說,才是最讓人惱火的。
很多時候,就如同一件乾淨的衣服一樣,一旦沾上了汙點,想要洗去,就難了,即使能洗得乾淨,但總也會有印子留下,那個印子,留在別人的心中,那無形的觀感,就成了擋在吞黨道路上的一面銅牆鐵壁。
蘇乾凌灰溜溜離開軒轅之丘,除了太夏幾個州中,特別是吞州之內由吞黨控制著的幾家媒體為蘇乾凌洗地,在一片罵聲之中微弱的喊了兩嗓子以外,吞黨一方,再無任何動作,似乎一下子偃旗息鼓……
懷遠堂回到太夏與吞黨的第一次碰撞較量,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不過這次勝利,勝得有些驚險,要是自己沒有發現通天教的陰謀,那麼此刻,幽州通天教一作亂,再加上蘇乾凌的奏章,那被架在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