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哈哈大笑,魯延玉果然不愧是在官場打了一甲子滾的老油條,這眼光實在毒辣,這評語,也一針見血……(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卷 第七章 胸有乾坤(二)
“衡均賞罰令是否執行得當,關鍵在司農堂的監管,還得有勞魯大人多費心!”
“這是下官的本職,下官自當盡力!”魯延玉對張鐵微微欠身說道,“太夏的官田都是各州甲級一等的肥沃農田,田力相當,官田數量,都已經造冊釐定,官田的產出,在戰時都要過稱入庫,補給軍資軍用,在畝產數量上,各州各郡都絕難造假,因為一旦造假,在數字上做手腳容易,但各州各郡官員都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來彌補缺額,各州官田按時節種植的農作物的種類數量和比例,都有嚴格統一的規定,主要就是土豆,玉米,還有水稻與小麥三大類,不是誰想種什麼就種什麼,想種多少就種多少,現在唯一所慮者,最多也就是下面有些官員為擴充畝產數量,隨意更改官田所種作物的種類面積,比如說土豆多產,就多種土豆,以土豆數量冒充水稻與小麥數量,這一點,只要司農堂派出巡查組,在各州駐點巡查,每季上報各州官田所種農作物比例數量,監督各州各郡是否按戰時規劃種植,再開言路懸賞民間舉報之人,便能杜絕!”
張鐵聽了暗暗點頭,魯延玉不愧是在司農機構混了這麼多年的官員,自己政令一出,底下的官員有可能會做什麼手腳,官員們都還沒動,魯延玉就已經心中有數,未雨綢繆,絕難糊弄,這個魯延玉,的確可堪大用,但這樣的人,如果給自己搗亂起來,也可以讓自己焦頭爛額。
“魯大人可知大司馬為何要我做這戰區的委積將軍?”
“大司馬為太夏軍神,國之柱石。大人也胸有乾坤錦繡,千機之名響徹天下,而且下官聽說大人在燭龍領和東北督護府,還有眾多點石成金的手段,大司馬委任大人為委積將軍,自然是知人善用。慧眼如炬……”
張鐵笑了笑,“你說這些就虛了,大司馬之所以委任我做這委積將軍,說來也就四個字,一是糧食,二是燭油!”,說到這裡,張鐵頓了頓,指著自己面前那一片廣袤無垠。正在等待著春耕開坑的農田,頗有些感慨,“說到糧食,只要糧種沒有問題,想要讓這田地高產,對我來說,實在是易如反掌,哪怕這些田地已經被魔化糧食破壞。我也有辦法可以輕鬆的讓這田地重新恢復活力!”
魯延玉的目光動了動,“下官聽說大人在東北督護府寧河郡中。去年曾讓已經絕收的億畝官田再次大豐收!”
“寧河郡中的官田再次大豐收,是三管齊下之功!”張鐵豎起了一根手指,“這第一管,就是糧種,只要種到田地裡的不是魔化的糧種,豐收就有了保障。第二管,則是燭龍領的蚯蚓,這燭龍領的蚯蚓是我當初從威夷次大陸帶回來的異種,肥沃土地有奇效,第三管。則是解決魔化作物對田地土壤的破壞,魔族和通天教陰毒無比,在讓太夏絕糧的同時也不忘用魔化糧食破壞可以耕種的田地的地力,但世間之事,有毒就有解,有生就有克,魔族的手段,也並非解決之道!”
魯延玉的面色凝重了起來,張鐵說完,魯延玉就親自下到路邊的田裡,從田裡拿了一塊土壤,來到張鐵面前,雙手一合,把土壤搓碎,讓張鐵仔細檢視,“大人請看,這片官田去年也是絕收之地,在絕收之後,雖然田裡的作物已經點火焚燒,後來又有灌溉,但這田裡的土壤比起以往來卻有了硬化的趨勢,不再鬆軟,一旦曬乾,這土壤就像是地下挖出來的泥塊一樣,魔化作物對土壤的破壞是會瓦解田地中土壤的微生物和菌群的數量和結構,土壤之中的微生物和菌群的數量和結構一瓦解,這天地再施多少肥都難以恢復如初,猶如以肥灌沙,同時這土供給作物的養分養料也會越來越少,同樣的田地土壤就會慢慢不適應弄作物的生長,這樣的情況,和大災變之前那些使用了太多化學肥料的農田及其相似,大人有解決之道?”
說到最後,魯延玉的目光都有了一絲熱切,因為這個問題,幾乎就是現在太夏各州各郡上萬億人口面臨的大問題。
“我們這腳下的大地,是真正的聚寶盆啊!”張鐵感嘆道,“你我口中五穀,身上絲麻,所用器物,無不是大地所出,特別是這五穀糧食,人更是一日都不能少,地生萬物以養人,人卻無一物以回報於大地,實在慚愧,其實只要懂得對大地的反補之道,由魔化作物帶來的田地土壤硬化的問題,就可輕易解決?”
“對大地的反補之道?”魯延玉心中一震,感覺張鐵剛剛所說的,已經不是簡單的農業技能和知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