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割好的西餐端上來,沒有了那種細操慢作的工序,食客也就失去了那種悠閒寫意的心情。
那樣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還願意去吃西餐呢?
是以,以方天現在的眼光來看,前世時,西餐業在中國各城市的盛行,最大的原因,不是外物流行,也不是什麼簡潔衛生,更不是飲食本身,而是飲食的食用方式。——
說白了,那樣的一種進餐方式,迎合了許多都市居民的心情和需要。
並不簡單是什麼時髦與時尚。
人要葷素並吃,這樣身體才能健康。——其實,這也是一種陰陽。
當好多個“陰陽”被方天從飲食方面發現的時候,方天就無奈地發現,或許,他身上那個“吃客”的標籤,是永遠都摘不去了。
好在並不都是吃。
比如,書法方面的陰陽之道,就與吃是無關的。
至於前世時周星馳演的《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開幕之時,唐伯虎就手執毛筆,以寫書作畫的姿態,涮起了雞翅膀,那絕對是神展開,不能以常理而論。
書法,來到這個世界,直到現在,方天終於是決定把前世的這個愛好給拾起來了。
一是懷念。
二是,方天也覺得,當前階段,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調和身心的手段。
書法,需要筆,需要紙,這兩者都需要方天來自行製作。但暫時,方天卻也還沒打算直接就上手操作。——還是先從竹簡把玩起來吧。
竹簡,是前世華夏先秦、秦以至漢三國時期的主要書寫材料。
直到魏晉以後,隨著造紙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竹簡,才被紙張所取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所以古時,以孔子為代表的那一幫書生,絕對不是後世所謂的“手無縛雞之力”那種,大多數書生,手持竹簡,是直接可以化身武者的。
李太白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雖然純屬吹牛b,但其實也從側面反應了這一點。——不過到了他的那個時候,其實已經早就用上紙了,這位閣下可以算是“古書生”遺響。
更多的書生,真的確實漸漸向手無縛雞之力的方向轉變了。
前世時,方天如果有紙不用用竹簡,那估計十之**會被人當成是神經病,但是這一世麼……
話說,這個世界有沒有人用竹簡呢?
這一點,方天還真不知道。(未完待續。。)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五百六十二章 流雲天際,聖域幾何
() 前世之時,曾經有一次,方天坐著冗長而緩慢的列車,前往南國。
就是那次旅程,讓他決定了,以後列車行來凡是超過二十四小時的行程,必須要坐灰機。儘管他討厭灰機,儘管有一次,在他下灰機的第二天,那個他乘坐航線的小灰機,升空不久後便化作一團火花落墜。
超過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旅程,真是一種遭罪。
而在那次不耐煩中,方天惟一的收穫,便是兩首歌。
列車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緩緩進站,下站,入住後,方天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那兩首列車上播放的,樂曲是葫蘆絲《雲之南》,而歌曲則是《彩雲之南》。
現在,這個世界,卡拉多山脈以南,真正的“彩雲之南”所在,有兩個人,正在談論著關於他的事情。
一男子,名為洛克。 ;。。
另一男子,則是洛克的老師,登入這個世界最高力量層次的聖域者之一。
“老師,‘一橋飛架南北’,這句話裡的‘南北’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我是說,可不可以是‘一橋飛架東西’?”洛克問道。
“你的看法呢?”溫和男子並未直接回答,而是首先反問道。
這也是許多時候,這個世界的老師與弟子之間相處的一種常規模式,身為師者,總是會想方設法從各方面地考校著弟子。考校的目的不是為了考校,而是為了讓弟子快速地成長。
在老師的指導下成長。
因為在弟子回答之後,不論對錯,老師總是會有所反饋。
而那種反饋,不論是稱許還是批評,不論是長篇大論還是三言兩語。以至一言半語,更甚至於連一言半語都沒有,只是點頭和搖頭,都是無數苦逼修者如方天之流所無法獲得的。
在這樣的問答中,弟子的疏漏很容易發現,弟子的錯謬會得到調整,比之於那些散修,不知要少走多少彎路、節省多少時間!
“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