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從魔法的修煉開始,而另一個從生命女神殿的靜行等開始,這自然是屬於小loli和小艾薇兩個丫頭的前進道路。
站在如今的高度,對於方天來說,修行,不論是神殿方面,還是魔法師方面,抑或是武者方面,又或是其他的什麼什麼已知未知的方面,甚至不限於人,連草木都一樣,如果它們也修行的話。
不管是哪一方面,其修行核心都一模一樣,或者說,一以貫之。
識海天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當這些準備都完成之後,方天的心神便凝立於識海中心,以四個方向的模型為藍本,進入一種綜合且深度的演繹之中。
一個個字在解體、重構、變型。
一個個魔法陣在分解、組合。
一個個修行體系在碰撞、交融,形成一個大的體系。
一個個修行法門從無到有,從難到易,融合於新形成的大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方天自身的收益,其實也是匪淺的,對他自身來說,這同樣是一次最新版本的深度修行總結和沉澱。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方天甚至還一度生出給自己造字的打算。
對的。造出一套字來。
只他自己用。
不過這屬於可有可無的長期計劃,方天只是存此一念,然後便放過。暫時不管。
識海中,方天不停地演繹著。
識海外,三不五時地,方天便在小樓中書寫著,暫時是書寫在紙上,算是草案。
不過他的字,都很怪。
其中每一個字。兩個丫頭都認識,但幾乎,不。沒有幾乎,完全就是每一個字,都有著迵然於她們往常認識的寫法,尤其在小艾薇看來。哥哥不是在寫字。而是在“畫”字。
不過這些字初看怪異,看著看著,兩個丫頭就慢慢受到吸引了。
好像字中有著什麼吸攝著她們。
而在兩個丫頭因好奇奇怪而問及的時候,方天只是搖頭而笑,表示不知。寫在紙上的字,影響力再大,也就這樣了,而他的打算。是最後把正式成型的“三字經”刻在晶石中。
屆時,每一個字將不僅僅是“圖畫”。更將直接表達著這字本身所代表的層次。
舉個栗子來說,假如方天寫到“大宗師”這三個字,那麼在這三個字中,方天一定會用最直觀的方式表示出真正的大宗師的精神氣度,以至於讓人一看到,就知道大宗師是個什麼樣子。
當然,這裡所謂的讓人看到,也就是兩個丫頭了。
字與神合。
在方天的打算中,字的作用不僅僅是表意,更是傳達一種神韻或者說“真實”。
為此,方天還重拾起了一個東西。
那就是石雕。
石雕,算是方天修行早期的“瞎胡搞”專案之一,那時他是打算透過對石頭進行雕刻,從而靜氣凝神,以及控制身體的力量傳輸什麼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輔助修行。
不過沒多長時間,幾乎是雕刻技術才剛剛入門,就被他拋棄了。
而拋棄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修行進步,已經不需要用這種手段了。
這時重拾,目的當然不是修行,而只是為了雕刻本身。
方天這時的雕刻水平,雖因修行進步而有著一定程度的水漲船高,但當初他的基礎情況擺在那兒,應該說,也就是馬馬虎虎吧,不會遜色於雕刻老手,但若橫向類比於他的修行層次,那就弱爆了。
形象,他的雕刻僅僅能做到“形”象。
而方天此時的要求是,“神”似。
氣度神情什麼的似乎不可捉摸,但其實是需要最基礎的“形”來作承載的,只要認真挖掘“形”的構建,是能一定程度上表達出氣度神情的。有著這個想法和要求,更重要的是有著方天現在的修行作打底,以致玩起雕刻來,方天的水平是一日三進。
又或者說,一日千里。
半個月後的某一天,在兩個丫頭的圍觀下,方天用青石雕刻出了十二個“小方天”,這些石雕大小一致,只站坐姿態不一,當然,神情氣度更是迵異。
“嗯,就這十二個,你們兩個,看看能不能把它們排出一個次序來?”完成雕刻,方天拍拍手,對正把玩著這些小石雕的兩個丫頭說道。
這是一次試手。
十二個“小方天”,擷取了他過去一年多中,十二個不同時間段的樣子。
前幾個是學徒階段,三四五六七**級的各一,後面的,則是分割著方天幾次大的晉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