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把它像前世的數碼地圖一樣放大,放大個十倍一百倍一千倍什麼的,就好了。
感受著石塊中密密麻麻的刻畫,方天心中不自覺地閃過此念。而就在這個念頭剛剛浮現的時候,一件事情,發生了……
突如其來地,又一次地,方天被拉入了那個莫名其妙的“識海”。
識海天地,還是那個模樣。
青色的、藍色的、紅色的、黃色的。億億萬萬無以計數的四系元素光點,沉積著,形成大地,一眼看去,盡是閃耀光華。
天空之上,同樣是由四系元素凝結而成的“太陽”。
“太陽”之上,無盡遙遠的天空上方,遙遠到好像天空彼岸的地方,極為虛幻的十三顆星點,分散著。各據一方。
而除此之外,天地之間,或者說大地之上,僅有的二物,就是那湖與樹了。
而那湖與樹。亦一如往昔。
(相關內容,如有模糊。敬請大家回看“第449章 ;自我之樹。造化之葉”,此處不再多述。並再次為本書的更新,向大家道歉。)
非自主地進入這片識海天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對於這一次,方天依然是並無疑惑。只是靜靜等待著。
沒用方天等太久,只是片刻。
那被方天命名為“生命之樹”的大樹上,萬青千葉,齊齊搖動。
而就在這些青葉的搖動之間。無數光點,從大地飄起,飄向離地面約僅一二三米的半空。這些四系元素光點在飄離大地的同時,也自然地拉開距離,聚聚合合著。
方天只是靜靜看著。
過了大概只是四五分鐘左右,一切動態的變化趨於停止,青葉不搖,元素不動。
而識海中,方天的身前空間中,盡是文字,盡是影象。方天不用看便已經知道,這些東西,完全是他外面手中石頭內那些記述的翻版,或者說,投影。
而這些投影,正如方天先前所想及的那樣,放大了,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就在這些投影形成的瞬間,這繁多的文字與影象,其內容,盡皆歸攏入方天的意識之中。
換言之,只用了四五分鐘,而且這四五分鐘還完全是識海天地的動態變化。
然後,方天就完全明晰了那繁多文字與影象的種種。
進入識海不是一次,可發生這樣的情況,卻還是第一次。是以,方天微微有點發愣。愣了一會之後,方天才重又把心神投入對這些文字與影象的理解與歸納之中。
這個時間就花得長了,方天也不知道過去多長時間,而當這種“沉浸”完成的時候,方天只知道,他已經成了一個魔法陣的大師。
哦,說大師還不妥當,稍有點不妥當。
但是,說“磚家”,卻是足夠了。
這一切,基於加洛多斯給的東西,基於方天現在的層次和識見。
加洛多斯的一生,其對於魔法陣的研究與理解,此時,已盡入方天袖中,或者至少,也是大半。而方天,又在此基礎上,滲透他自己的理解,然後,分解,分析,拼合,組合,形成他自己的關於魔法陣的初步體系。
嗯,只能說是初步體系。
這個體系和方天的十字修行體系不能比,層次還不夠,換言之,還不徹底、不究竟,在核心方面,還不是“終極版”。
但是,已經很嚇人很嚇人了。
至少,若加洛多斯**師這半個“當事人”知道這個情況的話,怕是會直接嚇死吧。
其實就是方天自己,也嚇得夠嗆。
修行至此,走到這個層次,終於越來越展現出方天自己也無法想象和不敢想象的“神通”,就如之前,一夕之間,他可以對所有草木的效用,都瞭如指掌。
又如現在,也只是一下子,就獲得了一位**師幾乎是畢生的鑽研和成就。
而事實上,他不過才剛剛邁入修行的正軌。
確立十字修行體系才多長時間?進行“我道六境”的修行才多長時間?而且,他才走到哪裡?
不過才是剛剛起步而已!
這以後……
隨著一步步前進,又該有多少光怪陸離?又該有多少超出想象?
想到這裡,方天又不自禁地想起了“夢”中的那位存在。
那樣的存在,又該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啊!
當完全是現在的他所無法想望的吧,哪怕是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