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玉嬌龍 作者:人生幾何

無回京之日了。

她在路上也曾到處聽人談論起皇上下旨為她建坊修墓之事。特別是幾天前她過漢陽順便渡江去遊黃鶴樓時,就曾在樓上聽到一群士子在讚歎她的孝烈,互相邀約準備於今秋上京赴考時去她墓前憑弔,都以能親去一瞻她的坊墓為榮。玉嬌龍當時是一陣悵然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而今,自己有了身孕,與那孝烈坊墓更是情理相悖、冰炭難容了。為了自己的家聲,為了羅小虎這點骨血,自己已義無反顧,從此雲天各別,一切只有認命由命了。

玉嬌龍倚馬江邊,翹首北望,她突然閃起一個念頭:“回北京去,到玉嬌龍墓前憑弔訣別,從此我和玉嬌龍便割斷一切,彼此幽冥各異了!”玉嬌龍呼舟渡江,勒回馬經,直向北京方向馳去。

回書再說京城王府,自從玉嬌龍投崖殉母之後,不僅皇上下旨旌表建坊修墓,玉大人亦官還原職,一時滿城口碑交譽,朝野眾口鹹欽,玉府尊榮,侯門顯赫,更倍往日。

玉大人心裡時時深感隱優之事,雖時過三月,毫無敗露馬跡,但卻仍未安下心來。因副將田項,見他東山再起,自己又改調駐守京畿西北,仍歸玉大人提轄,更是懷恨在心,處處尋他把柄,窺機待隙以求一逞。三月下旬,沈班頭深夜來向玉大人密報:“衙署捕快在青龍橋道上發現烏蘇旗營千總帶著兩名隨從營兵又離開京城,取道山西回西疆去了。”沈班頭稟報後,還著意補報說:“聽偵邏在那一帶的捕快所描形狀,那千總不似曾來府裡拜見老大人的那位軍爺,卻極似羅虎。”沈班頭過了一會,趁玉大人拈鬚沉吟之際,又淡淡地補了一句:“據報未見有女同行。”

玉大人心裡當然明白,沈班頭所說的女人,好像是指的香姑,其實當然不是說的香姑。玉大人聽了沈班頭這番密報,放下一半心來,卻又給藏在心頭的另一半心事增添了幾分隱憂。

過了數月,玉嬌龍的旌表孝烈牌坊和孝烈墓均已在工部的監督下建成,坊柱坊牌,墓碑墳臺,全用白色漢玉裝嵌雕砌,莊嚴肅穆,真令人望坊起敬,臨墓肅然。牌坊雄立在去妙峰山的大道路旁,墓地則靜臥在離大道不遠的一片松林地內。墓坊剛一竣工,京城士庶紛紛前往憑弔瞻仰,人來車去,絡繹不絕,又足足熱鬧了將近一月,方才漸漸平靜下來。

再說就在玉嬌龍墳墓即將竣工之時,玉府按照禮俗須得派人前去守墓。鸞英原已派定一名老家院前去,不想沈班頭卻來到玉大人書房前要求換他前去。他稟告說:“小姐如此孝烈,小的能去給她守墓,也是莫大的榮幸。想小姐既然已在天為神,當有靈應,的還想趁此向她英靈祈求降福,保佑小的無災無難。”

玉大人當即點頭應允,說道:“我也覺得還是你去為好。”說完,他回到房裡,取出他平時最為珍惜的寶劍一口,交給沈班頭,說道:“你將這劍帶丟,可能有些用處。”

沈班頭雙手接過寶劍,只說了聲“謝謝老大人”,便退出書房去了。

沈班頭心裡明白,這劍乃玉大人最為心愛之物,它雖不如鐵貝勒王爺那柄寶劍古老,卻也極為鋒利,一般刀劍迎鋒立斷;劍鞘上嵌有七寶珍珠,每顆價值百金;佩鏈亦系純金所鑄。玉大人將此劍交他,決非作他防身之用,意在希圖以此換回王爺那柄寶劍。一來可向王爺交代,二來也是出於對女兒一片疼憐之意。

沈班頭來到松林,在離玉小姐墓地數十步處搭個草棚住了下來,每天除打掃墳臺,幫忙替前來祭弔的人點香化紙外,便暗中留意周圍情況。因他料定,只要玉小姐尚未遠走西疆,她聞知這般哀榮盛況,一定會潛來看看。因此,特別是到了夜深人靜時,他總是躲在棚裡凝神聽視,注意著林裡的動靜。沈班頭一連守候半月,毫無可疑跡象。這天,正當十五,一輪明月懸空,把寂靜的松林照得有如白晝。時近半夜,沈班頭忽聽林外大道上,遠遠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聲,他不由一驚,側耳聽去,只聽那馬蹄聲由遠而近,直向松林這邊走來。他全身不禁立即感到一陣戰慄,趕忙竄出草棚,將寶劍掛在墓旁一棵松樹的樹枝上,然後跑到墓後,閃身躲在一株大松樹後,屏息靜氣地等待著。那馬蹄在林邊停下了,緊接著便見一個人影,像幽靈般地向墳臺這邊飄閃過來。那人影越來越近,在快到墳臺時又突然站停下來,警覺地向周圍察看了下,然後快步奔上墳臺,直撲到墓碑面前便凝然不動了。這時,透過疏林的月光正照在那人影的身上。沈班頭從樹後探出半邊臉來愉偷望去,雖只看到一個茵條的身材和一張在月光照映下顯得清瘦而白皙的面孔,但他卻已經認出來了:來人正是玉嬌龍小姐。沈班頭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