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小海生才滿週歲,就算聰明,先學會了一點語言能和他們溝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竟然可以聽鳥兒講故事,這是誰也不會相信的。
王老漢夫婦覺得這個乖孫子實在太可愛了。
不過,接著幾天,小海生偶爾跟他們說了些從喜鵲那兒聽來的故事,說得有板有眼,就容不得兩人不相信了。
因為這些事他們也沒有聽過,小海生還小,也不可能知道的。可是,這些,從小海生的嘴裡說了出來。
兩夫婦明白了,他們的孫子,真的能聽懂鳥語。
喜鵲天天都來,風雨無阻,下雨的時候,也許怕小海生被雨淋著,竟然勇敢地飛進了屋裡,和小海生嘰嘰喳喳地說得不亦樂乎。小生靈也不怕王老漢夫婦,敢情它也知道王老漢年紀大了,想抓它也是有心無力的。
當然,王老漢也不會傷害它,怎麼說它也是他們乖孫子的好夥伴,天天來給海生講故事,說天下見聞呢。然後,小海生也會嗲聲嗲氣地給爺爺奶奶講些從喜鵲那聽來的奇事。
大概三個月後,喜鵲又帶了只鸚鵡加入了講故事的行列,接著不久,又陸續來了黃鶯,杜鵑,百靈,畫眉,啄木鳥……
慢慢的,老倆口也見怪不怪了。
生活在伏魔山上幾乎所有的鳥類都來給小海生講過故事,王老漢家一時間成了鳥的天堂,鳥的世界。
哪裡發生戰爭了,哪裡鬧蟲災了,哪兒翻了船,哪家辦喜事呀,甚至某家的小媳婦生了女嬰……等等,大至國家大事,小至柴米油鹽芝麻小事。
呵呵,王老漢夫婦和小海生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事。
這樣的事情持續了三年,王老漢發現,小海生不但聽得懂鳥語,後來竟然能說鳥語,是不是真的是鳥語,他們不知,也沒法懂,只是看到小海生也能嘰嘰喳喳地和鳥兒對上很久的情況來看,應該說的是鳥語。
徐氏也問過小海生為什麼能聽懂鳥兒說什麼,還能和鳥兒講話。
小海生回答說剛開始也不懂,只是聽著聽著就明白了;然後學著講,講著講著就會說了。
儘管徐氏還想弄明白根本原因是什麼,但畢竟小海生還小,他也表達不清楚,想弄個究竟也是不可能的。
對於這麼奇怪的事情,老兩口也萬般無奈,只好順其自然。
唉,只能等海生長大一點再追問了。
他們只是心裡非常擔心:這倒底是福還是禍呢?
…………
轉眼三年過去了。
小海生已到了四歲,可是個頭卻有了七八歲小孩的模樣。
神秘的送禮仍然天天如期而至,不過送的東西除了開始只是吃食,後來還有穿的和用的,有給小海生的,也有給王老漢夫妻的。這幾年,一家三口的日常用品全都是送來的,送東西的人好象對王老漢家裡的情況非常瞭解,缺什麼就送什麼,可究竟是誰送的,老兩口至今還是矇在鼓裡。
也許是天天衣食無憂的原因,又或者是有小海生和那些天天到訪的鳥兒們作伴,王老漢和老伴都感覺自己一點也沒有變老,相反,還有點返老還童的味道。
這一天,剛吃過早飯,喜鵲就飛來了。
小海生和喜鵲嘰嘰喳喳說了一會,就回到屋中,央求爺爺奶奶同意他和喜鵲出去玩會兒,並要求不要他們陪同,因為喜鵲伯伯說了只帶他一個人去玩。
王老漢和老伴商量了一下,覺得周圍也比較太平,再者有多年的好夥伴喜鵲帶著,應該沒什麼危險,就同意了。
小海生高興地應承著,一溜煙跑了出去。
喜鵲在前方帶著路,小海生跑步緊緊的跟著。
第一次在沒有爺爺奶奶的呵護下出來玩兒,小海生心裡甭提有多開心了,平日裡和爺爺出去玩,爺爺總是擔心他會磕傷碰傷,玩得一點都不爽。現在好了,自己可以盡興地玩了,想怎麼跑就怎麼跑,想怎麼跳就怎麼跳,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小海生哪管有沒有危險,無拘無束真是好呀。
跟著喜鵲跑了好一陣子,小海生覺得有點氣喘吁吁了,但很快他感覺到身體裡面好象有個東西在到處遊走,不一會,那些不適的感覺立馬消失,又能快步地跑了起來。
他哪知道,這是他與生俱來的龍珠在體內發揮著作用。
“我們去哪玩呀?喜鵲伯伯”小海生追著前方飛翔的喜鵲,問道。
“到我們家去”喜鵲一邊倒飛著,一邊回答。
“你們家在哪呀?”
“就在伏魔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