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維搖了搖頭,遂而嘆道:“陛下勿擾便是!”眾人各自嘆了口氣,錫維看了看地上的聖火令,凝眉一陣心酸。
夜深了,到了後院亭下,玄錫維眾人都在,卻聞王雷剛含淚嘆道:“那聖火令之事,弟實不知也,望諸位哥哥明察!”錫維搖頭嘆道:“不必說了!”王雪亮(字玉明,號威龍)驚道:“皇兄?”錫維嘆道:“我料這不是咱們兄弟之間的事兒,定和白蓮教有關!”修真大帝驚道:“白蓮教?”一頓忙道:“那今日教主在朝上是看出什麼端倪了?”錫維點頭嘆道:“雖看出來,卻不能說啊!”眾人一驚,雪亮嘆道:“白蓮教雄跨南海諸國,蒂固根深,也算是華夏的一方大宗,今日若真和他們爭執起來鬧僵了,豈不事大?”眾人聞言恍然大悟,卻都縮緊了眉頭。
而趙順凱早已跨上黑麒麟,帶黃山四絕連夜揚長去了,就月光看得趙順凱臉上,兩行清淚劃落臉頰,遠遠聞一陣歌聲傳來,順凱聽得傷心,只聽歌中唱道:“數不完烈酒飲下是非多,斬不斷情絲緣裡有功過。鐵馬上壯志,踏遍亡靈濺水火。冰河中凌雲,血染金盔斬銀鎖。寒刀冷劍全不惜,英雄美人醉為誰?龍虎兄弟舞日月,風雲中,任穿梭!忠義山下莫言別,相思海上自有家。揮淚劍下顯豪氣,輕生重義男兒色。嘆蒼天賜兒身軀,乾坤在握,卻還是一生奔波!”這歌聲好淒涼,五人飛馳而去,消失在了夜幕之間。
趙順凱和王雷剛之間的這場鬧劇,後世稱之為火鑾之變,也因此,給剛剛一統的華夏,又埋下了一座伏碑。然而,當趙順凱眾人回到玉真宮的時候,方知宮中已經發生政變,南安大理寺政務公卿謝宗玉(字雲劍)彈劾黃山王聯合白蓮教忤逆謀反,在光明頂黃山王府搜出了白蓮教宗的帝王冠冕,光明頂黃山王黃令儀(字鳴金)被擒,等待秋後處斬,趙順凱無心政務,當即閉關不出了。
皓月當空,黃雲(字心雨)送三個哥哥到了樹林,正聞黃松(字心時)嘆道:“四弟,還是你留在這兒接應吧!”黃雲驚道:“為什麼?”黃石(字心寒)拍了拍他肩膀,衝他點頭一笑時,黃泉(字心廉)也點了點頭,黃雲方才應了,黃雲目送他們三個騰空而去了,只焦急的等在一棵樹下,坐立難安。而三俠到了城上,悄悄摸進大理寺去了,到了天牢,擰斷了獄卒脖子殺了,只闖進天牢盡頭,見牢房牆角下臥著一人,披散著頭髮,渾身是血,黃松含淚驚道:“父親?”黃泉已從死去的獄卒身上搜出一串鑰匙來了,開了牢門,三個人都跑了進去,仔細一看,竟然是個死人,並不是黃令儀,黃石驚道:“糟了!”三人一驚,鐵門鎖上了,回頭時,身披金甲的謝宗玉冷冷一笑,帶禁軍數十人圍了過來。
天絕牢裡,三個人都被鐵釘釘在了牆上,都昏死了過去,謝宗玉冷冷笑了,一旁樑上吊著的,正是黃令儀,但聞黃令儀怒道:“匹夫!有種就衝我來,何必為難孩子?”宗玉哼了一聲喝道:“孩子?哼,當初汝假裝仁義,故作姿態,為了表現自己執法嚴明,而不惜殺我兒的時候,怎不這麼說?”令儀一驚,方才想起當年謝宗玉苦苦懇求他放過其二子,遭到拒絕,而執意處斬二人的事兒來,遂而恍然大悟,不禁搖了搖頭,遂而嘆道:“你那兩個逆子為虎作倀,強奪民女、欺壓百姓,我不殺他,天理何存?”宗玉怒道:“住口!他們才十八歲啊,難道連一次改過的機會你都不給他們嗎?”於是眼裡蓄滿了淚水,咬牙怒道:“你說,你可給過他們機會?”黃令儀怒道:“你,你這是公報私仇!”宗玉喝道:“哼,他們夜闖大理寺,犯得也是死罪啊,這是公報私仇嗎?”黃令儀喝道:“孤,是託孤大臣,三朝元老,他們也都掛著職位,汝,怎敢如此無禮,就不怕帝君怪罪下來嗎?”宗玉笑道:“少費力氣了,帝君回來就賭氣坐關了,還是李元君掌朝,我是代政大臣,你們父子一死,我何憂矣?”黃令儀無言以對,縮緊了眉頭,閉上了眼睛,宗玉方道:“放心,那時候你不肯留下我一個兒子,今兒,我也不會給你漏掉一個的!”令儀驚道:“雲兒?”
看山林之間,黃雲等到了天明,不見三俠回來,只往山下來了,卻不想剛行幾步,耳邊一絲動靜,衝出數十人來了,持滿勿發,好一個埋伏,黃雲一縮眉頭,知事不妙,又不好打,只騰空一躍,卻被天上撒下的一張網罩住了,眾人見他摔倒了地上,舉刀斬了下來,黃雲閉目等死時,卻見一陣白煙吹過,再低頭,人不見了,黃雲上氣不接下氣的喘著,本以為自己必死,抬頭時,竟然是文忠大法引靈天尊將他救出來了,黃雲見了一驚,只忙拜道:“天尊?”天尊擺手沒有讓他說話,只搖頭嘆道:“孩子,不要說了,離開南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