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和尚·部落格 作者:江暖

百合花,小蠟燈

原題目:《花、燈、師》2006…12…11

核心提示

供佛的百合花在瓶中很燦爛地開著,難道她不知道幾天以後就會一片片地枯萎凋落嗎?但她依然笑著,開著……供佛的小蠟燈微弱地亮著,難道它不知道很快就會黯淡下去嗎?但它依然歡騰著、閃亮著……它們給了生命圓滿的答案。

夜,靜悄悄的。細尾般的月亮發出淡淡幽幽的光,就掛在寺院的後山上。

我在院內輕踱著步,想著白天和尚的一小段開示:“我們的心境要很寬闊,要能夠包容一切,心態也要樂觀。我們樂觀才能影響大家都很樂觀,如果我們天天都很苦惱,那別人看著我們,弄得別人也很苦惱。我們的情緒對我們個人來講不重要,但別人看到我們,他心裡會有反應,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形象對別人來說也是一個境界,我們的表情、服裝、聲音等都會對別人產生作用……”

小佛堂內,橘黃色的燈光飽滿地亮著,從門縫、窗縫中,射出來幾道小光柱。我推開吱吱呀呀的門,輕輕地走進去,跪在拜墊上,仰望著莊嚴的佛像,似乎想找到某種力量,能把和尚的這個開示深深地刻畫在我的心裡……

供佛的百合花在瓶中很燦爛地開著,朵朵都跟綻放著的笑臉似的。她難道就忘記了在花圃裡被剪下來的錐心痛楚了嗎?她難道就不知道三天或者四天以後,花瓣會變黃、變幹,然後一片片地枯萎凋落嗎?她可以預見,她的歸宿是在很快便會腐爛的花堆上……但她依然在笑著、開著,她給了生命一個圓滿的答案……

供佛的小蠟燈微弱地亮著,不時地抖動著黃豆般大的小火苗,剩下的蠟已經不多了,它很快就會黯淡下去,之後,就是生命的結束嗎?在這四五個小時的生命歷程中,難道它就不知道,很可能沒有任何人,曾將眼光在它身上稍作停留嗎?……但它依然歡騰著、閃亮著,它給了生命一個圓滿的答案……

它不但給了生命圓滿的答案,也給了我力量,這力量足以將和尚的開示深深地刻畫在我的心上,從而改變我的一切!

和尚那天真無邪、高貴淳樸的笑容,那暢意的笑聲,在我的思緒中浮現出來。儘管人們普遍說和尚是位了不起的大德,是證悟空性的聖者,喜與悲只是示現而已,但作為弟子的我,寧願以凡夫的心去體會和尚。頓然覺得,這背後包含著多少艱辛、多少困苦、多少無奈、多少悲傷!二十多年的出家生涯,有過多少窒息的、焦慮的、無語問蒼天的經歷……但和尚依然在笑著,笑亮了弟子們的心田,也笑亮了美好的明天!

簡單、儉樸地生活

原題目:《見聞覺知 同師共學》2006…11…19

核心提示

外屋用來接待客人,陳設著一圈木椅、一個茶几和兩個裝滿書的書櫃,裡間也只有書桌、書櫃和一張床;信眾供養和尚的錢,和尚轉手就交給常住,和尚花錢的地方,就是購書。

香港的法務活動告一段落了,上午10∶50,和尚乘坐港龍航空公司KA810航班,飛往南京。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到達南京祿口機場。隨後,驅車前往安徽境內的池州青陽縣。應九華山及有關方面邀請,明天和尚將參加九華山回香閣萬佛塔的開光典禮。今晚的住宿安排在青陽縣西峰山莊。

車上,和尚說起,他已經有五六年沒有來過九華山了。大概是在2000年的時候,和尚曾同仁德法師、傳印法師應黑龍江佛教協會會長慈法法師的邀請,前往哈爾濱極樂寺傳授三壇大戒。

不過仁德法師和慈法法師現在已經都不在了,分別是在2001年和2006上半年示寂的。

仁德法師離開的時候76歲,一生為佛教事業鞠躬盡瘁,影響和度化了世界各地的有緣人。法師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嘔心瀝血,籌建了九華山佛學院。他常說:“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法師的使命感很強,他一再教導弟子要堅發菩提心、愛國愛教、以戒為師,才能荷擔如來家業。法師生活非常儉樸,平日只有冬夏一厚一薄兩件長衫,另一件杏黃色的長衫只有在接見貴賓或參加會議的時候才穿;飲食方面也很簡單,一碗飯、一碟鹹菜、白菜或豆腐足矣;丈室也是名副其實的“丈”室,只一丈見方;從不亂花一分錢,信眾的供養,常常是馬上划進了地藏菩薩銅像的籌款中。“一生苦修,戒律過人”,這是老法師圓寂後眾人對他的評價。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想要做到這些是極其不容易的,但如果是一個有宗旨和目標、曉得苦樂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