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煜走到評委席的時候,那兩個在交流會見過蕭煜的評委也都站了起來,對著蕭煜拱了拱手,打起了招呼。
在他們的心目中,蕭煜以後的成就將是無可限量的,畢竟蕭煜在這樣的年紀就已經是一代大師,如果蕭煜在能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和沉澱,蕭煜能達到哪種高度,現在真沒有人可以斷言。
恐怕到時候,蕭煜達到華佗、扁鵲一流也不是什麼難事吧!難道在經過幾百年的沉澱後,國內將要再次出現一個神醫嗎?
這些人都看著蕭煜暗暗的想到,他們這些人都對蕭煜的未來十分的看好,蕭煜能在二十多歲達到大師的境界,而且比絕大多說人的醫術都好,可見蕭煜的未來多麼平坦。
當然,他們是不知道蕭煜的現在取得的成績,要是他們知道都醫好過那些病人的話,他們就不會這樣說蕭煜的未來,因為在現在,蕭煜的醫術也無人能出其右,何況是他的未來呢?
蕭煜也和他們打了聲招呼後,走到卓老的身邊坐了下來,而蕭煜的那個同學王博的臉色更加的難看,他剛才的時候,已經打算站起來。把蕭煜的光榮往事說出來,一個考試經常倒數的人有什麼資格做評委呢?
但是他剛想說的時候,看到他的前方一些人都站起來個和蕭煜打著招呼,好像還很熟悉的樣子,這讓他把到了嘴邊的話有嚥了回去。
要知道,那些站起來的人中,有兩個他認識,這兩人在醫學界。都有著一定的名望,這樣的人在和蕭煜打招呼,使得他到了嘴邊的話也不敢說。
“好了,辯論開始吧!”看到蕭煜坐過來後,卓老對著臺上的這些參賽的同學們說道。
卓老的話音剛落,激烈的辯論大賽就開始了,雙方各持一個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但是漸漸的支援中醫的這邊落入了下風,而西醫這邊。卻趁著這個攻勢越戰越猛。
蕭煜看著雙方的辯論,一句話沒有說,這個結果是他早就預料到的。畢竟對於中醫,這些學生只掌握了一點的皮毛,而西醫則不同,經過這幾年的學習,西醫這邊理論知識已經掌握的非常牢固,只要再經過幾年的臨床實踐,他們都能做一個合格的醫生。
但是中醫不行,他們即便是畢業,也要再次經過十餘年的學習。才能有出師的資格,這就顯出雙方的差距,這也是中醫逐漸沒落的根本原因。
西醫幾年的學習,中醫要十多年,而且中醫學習十多年還不一定能學成。所以學習中醫的人逐漸少了起來,而西醫則發展的越來越快。
何況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他才不會管你是治標或是治本,他只要能快速的把病看好,不耽誤他們的生活工作便好。那會管你其他,而這也正是西醫的優勢。
所以這個辯論的結果,早在蕭煜的意料之中。
看到這個結果,包括卓老很多的人,都無奈的搖起了頭,這些人中還是有一大部分人是中醫,尤其是那些老人。
要知道,這個中醫學院最初創辦的時候,就有兩個中醫班,根本沒有西醫一說,這也是為什麼當年的時候,取名叫中醫學院的原因。
而這些年來,西醫逐漸顯示出了他的生機,而學院的反展也陷入了瓶頸,每年幾乎沒有幾人來報考中醫學院,無奈之下,只能在中醫學院裡設定西醫課程。
這裡設定西醫以後,本身就是全國重點大學,所以很快就招滿了人,而西醫系的成員越發龐大,漸漸的就連僅剩的幾個中醫班,也被改成了中西醫結合。
這樣一來,這個中醫學院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醫學院,而那些箇中醫班的學生,他們學知識的側重點也都是西醫,否則沒有人來學,如此的惡性迴圈,造就了中醫的沒落。
就連這些參加辯論的學生,也是中西醫結合的班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的重點也是西醫,而關於中醫的東西都是書本上死記硬背下來的,他們要是能辯論過西醫,那才是怪事。
現在這些學生的中醫水平,如果實打實的說,還不一定有他店裡二喜掌握的知識多,這些學生恐怕現在連藥材的藥性和藥理也記不住吧!因此,也不得不說這是中醫的悲哀。
要知道,這可是全國重點的中醫大學,而且還是因為有卓老這尊大神站在他的背後,即便是這樣,他還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那其餘的一些中醫學院便可想而知。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一些正宗的中醫秘法,都掌握在那些中醫世家的手裡,誰也不會拿出來與人共享,所以這些學生即便學中醫也都是學一些皮毛,想要學會中醫必須拜師那些箇中醫世家。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