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段昌義還是無奈地走了。抗戰勝利後他去了臺灣,再也沒有回來。
而到了美國的徐某在美國站穩腳跟後,就提出離婚。
這時候,出現了另一個好心人吳紹球,他是中國銀行的職員,願意與袁迪新共挑家庭重擔。儘管袁迪新的母親反對,這回袁迪新決心自己拿主意。1950年,袁迪新賣了自己的首飾,在上海建立了新家。後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夫妻相攜一同走過,直至白頭到老。
若干年後有親戚從臺灣來,對袁迪新說:“段昌義好可憐,他到很晚才結婚,他一直惦記著你……”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半年“軍調處”,十年挨批鬥
抗戰勝利之後(1946年),一個偶爾的機會,袁迪新來到北京,在設在北京協和醫院內的“軍調處北平執行處”下屬的新聞處當翻譯。“軍調處”由國共兩黨和美國代表三方面人組成,主要任務是調解國共兩黨的關係,共產黨方面的代表是周恩來,國民黨方面是張治中,美國方面是馬歇爾將軍,史稱“三人軍事小組”。而在北平執行處的三位首腦人物,共產黨方面是葉劍英,國民黨方面是蔡文治,美國方面是馬丁。
北平執行處新聞處的翻譯只有三個,二女一男。袁迪新是很受矚目的一個,她從小在家時就跟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