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聶四小姐要出閣辦喜事了,新郎官是從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回來,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務長的周仁教授(周仁教授的祖母是晚清洋務重臣盛宣懷的姐姐,與盛家的親戚關係很多)。經兩家的老太太商量,邀請尚在閨閣的宋美齡小姐充當儐相。宋美齡爽快地答應了。那天她穿了一身漂亮的衣裙來到聶家,還帶了一串珍珠項鍊。
也許那時的宋美齡還不習慣珠光寶氣的打扮,也許那串珍珠已久不使用了,總之在聶家對鏡的時候,竟一下子把珠線給扯斷了,珍珠滾散了一地,滿屋子的人就不得不一個個蹲下身去,幫她揀珍珠。等她珍珠擺弄停當,才陪新郎新娘到花園裡去拍照……
這本是兩家人友好往來的一件好事,誰知過了四十多年,到了十年浩劫的時候,聶其璧的麻煩來了,成了她的一大罪狀。“文革”中的造反派們武斷地認為,不可能是宋美齡為聶家作儐相,一定是聶其璧為拍宋家馬屁,前去為宋美齡當儐相。於是大動干戈,一再審問她與宋美齡有什麼關係。更有甚者,有的造反派連什麼是儐相都不知道,還逼問她:“你跟宋美齡到底是什麼關係?宋美齡為什麼要送你一個‘冰箱’?”弄得她哭笑不得。
其實那些造反派哪裡知道,當年的聶家是上海道臺(相當於上海市市長)之家,遠要比當時的宋家顯赫。聶其璧是道臺之女,曾國藩的外孫女,其三哥聶雲臺又是大實業家、上海總商會會長,真的是有錢有勢。而宋家的聲威是4年之後(即1927年),蔣宋聯姻之後才振作起來的。當時宋家老太爺宋耀如已經去世,宋家大姐宋藹齡曾在盛家(盛宣懷家)當家庭教師,雖已嫁孔祥熙,但此時的孔祥熙還沒有發達。宋子文從美國回來後的頭幾年,在上海到處碰壁,他追求盛家的七小姐盛愛頤,盛家還嫌他窮。其二姐宋慶齡嫁了孫中山先生,然而辛亥革命後南北對峙,形勢複雜,常在動盪的生活中……如此懸殊的家境,不學無術的造反派是根本不瞭解的。
然而“文革”中的聶其璧有口莫辨,因為她和丈夫的結婚照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直到“文革”後落實政策,她的親戚蔡粹盎女士(蔡元培先生的女兒。周仁教授的姐姐是蔡元培先生的夫人,周仁是蔡元培先生的內弟)從發還的抄家物資中,發現了他們的結婚照,特意給她送來。聶其璧高興地說:“這下可好了,這張照片可以為我平反了。大家可以看清楚了,的確是宋美齡為我作儐相嘛!”
聶家與宋家,原本是朋友,沒有什麼親戚關係,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幾十年後,卻從聶其璧的母親曾家那頭,卻“延伸”過來一層親戚關係——即曾紀芬的侄女曾廣珊(曾紀鴻的女兒,曾國藩的孫女)嫁給了俞家的俞明頤(晚清道臺),生下的兒子叫俞大維。俞大維後來出任國民黨政府的兵工署署長、國防部長,他的前妻是一位義大利鋼琴教師,生下孩子後不幾年就病逝了。這個孩子叫俞揚和(這個名字由“洋和尚”的諧音而來),由陳寅恪先生帶回上海,交給俞大維的母親曾廣珊,就在上海讀書、長大。曾家和聶家在抗戰爆發之後都遷到上海西區靜安寺附近居住了,因為歐戰爆發之前上海租界裡相對安全些,曾廣珊是曾紀芬的親侄女,所以兩家走動很勤。抗戰勝利之後,俞大維是復員回滬的接收大員,在聶家的恆豐紗廠的發還問題上還幫過聶家一個大忙。1960年俞大維與蔣經國成了兒女親家,俞揚和娶了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為妻,也就成了宋美齡的外孫女婿。轉彎抹角,聶家到頭來還是脫不了與宋家的干係。
孤身追星好萊塢
聶其璧從小活潑好動,愛好文藝,交了很多外國朋友,而且不是一般的交往,而是融入他們之中,常參加他們的文藝活動。她曾參加過一個外國人在上海辦的木偶劇團,並且親自制作木偶人,參加演出。有的較複雜的木偶她自己搞不定了,就請家裡的鄭裁縫幫忙(這個鄭裁縫獨身一人,一直住在聶家,曾紀芬去世後就住在聶雲臺家,不知有多少聶家人和聶家親戚穿過他製作的衣服)。她的這些洋朋友大概有三個來源:一是同學,因為聶其璧在教會學校讀書(讀過聖瑪利亞女中和啟明女中,在啟明女中畢業),同學中不少是洋行大班和洋行高階職員的孩子;二是教會活動,除了陪母親上教堂,她還陪母親在家裡接待來訪的外國牧師,一到聖誕節或者教會的其他節日,家裡就非常熱鬧,會湧進很多中外友人;三是聶家的學術氛圍。
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很重要,因為聶老太爺在出任上海道之前是江南製造局的總辦,最初他家就住在江南製造局裡。製造局出於事業上的需要,聘請了一大批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