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扶桑了!”
“倭寇?”
小野點了點頭,說:“你很聰明。”
小宋仰天一嘆,道:“果然,歷史是無法改變的。”
小野伸二聽了這話,頓露不解之色。他哪裡知道小宋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再要想細細思索,忽覺全身涼,竟是魂魄被小宋抽出了肉身!小宋搜尋了他的記憶,又將其魂魄放在赤焰劍上燒烤起來。他痛苦的出“吱、吱”的聲音,片刻後,魂魄灰飛煙滅!
小宋出了這被屠殺一空的宅子,找到戴進,道:“查清楚了,是他乾的,那顆珠子裡面,封閉著一隻蠼螋精,會鑽進人的耳朵吸食人腦。他這麼做,原因是要用你悲痛時作的畫去給一個扶桑法師。至於那法師作什麼用,現在還不知道,這個,是他的頭顱。”
隨後,小宋又御劍帶著戴進回到一個江南小鎮,戴進以小野的頭祭祀了亡妻。
祭祀完畢,兩人又找了客棧坐下。戴進從包袱裡取出一個卷軸,道:“小宋,你幫我完了此事,也是快走了吧。我沒什麼好謝你,便送你這幅畫吧。”
小宋接過畫,說:“這是你的畫麼,畫的什麼?”,他拉開卷軸,一看,竟是一古裝絕色女子,正於月色下,一條河面上翩翩然,意境十分悠遠。
“此乃《洛神賦圖》,乃東晉顧愷之的作品。”戴進道,“雖然我平生自負大明第一畫師,但不得不承認,顧愷之,確在我之上!”
“我……不大懂畫,不過不論是這畫,還是畫此畫的人,應當都是十分有名的,此畫必然價值連城!我不能收!”
“你以為我想送麼?”戴進道,“我是不得不送啊,你不明白其中道理,且聽我說說此畫的由來,便知道了。”
“此畫的原由,乃是出自曹植的《洛神賦》。而這《洛神賦》,原本是叫做《感甄賦》的……”
聽完戴進的敘述,小宋終於明白,為什麼戴進再不肯留著這價值連城的畫卷,而要轉贈給他了。
原來曹植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才子,他在十歲的時候已經誦讀了詩論辭賦數十萬言,十二歲的時候完成才情奔溢的《銅雀臺賦》,名震公卿。
也就是在十二歲那一年,他愛上了比他大十歲的甄夫人,開始了他一生的第一次戀情,也帶來他後半段生命的悲慘際遇。在那樣幼小的年紀,他請父親代向甄造的女兒求婚未遂,後來害起相思病“晝思夜想,廢寢與食”。可見曹植是多麼的早熟。
沒想到甄遺的女兒嫁給袁紹作媳婦,後來曹操滅了袁紹,甄氏又嫁給他的哥哥——曹丕。這一年曹丕十八歲,甄氏二十歲,曹植才十三歲——曹丕立甄氏為皇后,生下曹睿,因為曹丕聽信郭後的讒言,不久將甄氏賜死。
甄氏死了,最傷心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植,這位十二歲就有了生死之戀的才子,此時的心境正像他在七哀詩上吟誦的:“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回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遊,遇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願欲託遺音。形景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植那寫過“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名句的哥哥曹丕,送給他一個甄夫人睡過的玉鏤金帶枕當紀念,曹植抱著甄夫人的枕頭,傷心注下。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在悲忿中寫成不朽的《感甄賦》。
四年後,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來吊念他幼年時代的愛人。
戴進講述完《洛神賦》的由來,又說道:“自從甄夫人死後,曹植在情感的壓迫中,在政治的爭鬥裡,在生活的不如意下,竟意志消沉,無所脫。後期的作品音宛情危,憤切而有餘悲,與少年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在情感的失落上有兩句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最能表現他從十二歲開始就遺留下來的情感包袱。曹植死的時候才四十一歲,正當壯年,除了遺留下來骨氣高奇,詞采華茂的詞章外,在事業與情感方面一無所成;隔了這麼多年,讀起曹植的作品,感念他的一生,真是讓人掩卷而嘆!”
小宋一聽就明白了,這樣一幅畫,別人還可以接受。而作為多愁善感的大明第一畫師戴進,又同樣有著喪妻之痛,必然是每看此畫就心中作痛。
小宋一掩畫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