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漂亮的手術,我就高興了,病自然就好得快了。”
在主任面前,大家一向像孩子一樣喜歡玩鬧。德州師兄開始抱怨:“老師啊,要像小師妹那樣,做出那麼漂亮的手術,可不容易啊您看,小師妹的手,小巧靈活,天生就是幹外科的。您再看看我們的手都這麼五大三粗的,拿什麼跟她比啊?”
芳華回他一句:“師兄,你少在那兒——不會走路怪鞋歪咯”
大家鬨笑。紀主任也笑著說:“就是,這手的大小外觀和做手術的好壞可沒關係。有的人的手看起來是挺好看,但還是笨手笨腳的。有的人的手看上去又短又胖,偏偏非常靈活。”
大家不自覺地看看自己的手,還好沒有長得特別歪瓜裂棗的。然後,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到了芳華的手上。
她的手比較小,不只是和男生比,就是在女生中也算小的了。手指既不是修長如削蔥根般的纖纖玉指,也不是那種胖乎乎的、手背上有幾個坑的可愛小手。
她的手指上沒什麼肉,瘦瘦的,面板雖然白,但因為天天洗手刷手,比較乾燥。
總的說來,這手看上去平淡無奇,小小的、軟軟的,也沒什麼力量似的。
但是見過她做手術的人,都知道這雙手難得地同時具備了高度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是真正幹外科的手。這是大家基於這手的內在品性而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它的外觀。
芳華見眾人都在看自己的手,不由也低頭看了一下。這一看一摸,又不禁暗暗嘆氣了。
她對自己的手是非常抱歉的,雖然每次洗了手都記得擦護手霜,但也架不住天天手術消毒液什麼的往手上抹啊那東西細菌都殺得死,能不傷面板細胞嗎?
所以,她的手再怎麼保養,也早就不像少女的時候那麼柔軟滑膩了。她甚至曾自卑地發現,嘉輝的手都要比自己的光滑一些呢。真是沒天理啊
她尷尬地把手藏起來,轉移話題地問道:“主任,今天我手術的時候,感覺那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不行啊都看的不是很清楚,做起來難度太高了。”
紀主任收起了笑容:“是,這的確是個問題。科裡這些年又做X刀治療、又做介入放射,還買了不少儀器裝置,像那些術中造影和CT裝置什麼的。還有不少裝置都是想要買的,打了報告,還沒批下來呢。要想換顯微鏡,也得跟上面打報告,等著撥款吶慢慢來吧這顯微外科,我們肯定是要下大力氣搞好的。”
主任的這些話,讓芳華明白了:現階段還得艱苦樸素啊。
想想那些手術影片中,國外同行在顯微鏡下,能自如地對著直徑1mm的血管進行結紮、吻合等操作,芳華就十分嚮往。那都稱得上是一種藝術了
主任又說起自己這麼一病,還得讓幾個學生分別跟著鄧主任、高主任等人管床,叮囑他們要謙虛地跟不同手術風格、不同專長的老師們多多學習。
最後,他還不忘叮囑芳華晚上要再去看看吳迪手術後的恢復情況,小心出現併發症。
大家一一答應後告辭離去。
吳迪手術後恢復得很快,血壓一直平穩,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也沒有出現什麼併發症。
這應該是因為芳華的手術做得乾淨漂亮,血管瘤被完整地切下來,沒有殘留,術中操作又輕柔,損傷很小,所以才能讓他康復得這麼好。
術後第四天是週六,吳迪學校的同學們來探望他。一群半大的小夥子們,說笑的聲音很大,害得值班護士都過去讓他們肅靜好幾回了。
芳華當天正好值班,下午巡視病房時,看到他們歡聲笑語的樣子,也是笑了笑,讓他們小聲一點。又問了些小吳的情況,見沒什麼事就走了。
她不知道的是,那些學員們見她走了,就跟小吳八卦起她來了。學員們在學校裡被管得太嚴了,好不容易借探視的機會出來放風,就有點放浪形骸了。
吳迪入院後一直是芳華主管的,後來得知是芳華給自己主刀手術,而術後恢復又這麼快,他對芳華已經從敬佩感激上升到崇拜的高度。
他衝著眾人說:“這可是腦外科唯一的女醫生,林姐可厲害了,就是她給我主刀做的手術。連科裡的主任們都說她手術做得漂亮呢怎麼樣,看不出來吧?”
各位同學的確是滿吃驚的,紛紛說;“她看上去這麼年輕,沒比我們大多少歲啊就能當主刀了?”
“那當然了,人和人可不一樣。林姐不但手術做得好,還是研究生呢。”
也有的同學開吳迪的玩笑:“你小子運氣好嘛,到301住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