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有肝膽者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者,皆如是也。閱歷包括貧窮、困難、挫折、富裕、耕種、做工、經商、人際關係,學習、工作、生活,領導經歷、渡大海、上高原、越戈壁、進沙漠、跨草原,攀登冰川雪山,從山鄉流浪到闖蕩城市,從野菜果腹到華宴殿堂豪飲,無一不是閱歷的組成部分。至於秀麗山川、古剎名樓、風土人情,乃至世界各國的軍事政治、社會沿革、文化習俗、文明歷史、古城遺蹟、動植物風情等等的考察觀瞻,無一不屬閱歷的範疇。經歷多、看得多、體會多,特別是經過自己觀察和大腦深思得出的結論,構成了個人知識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城市青年下鄉,雖然使很多青年吃了許多苦,但也有不少人因此增加了閱歷、瞭解了中國農村,後來成為著名的創業者。一般來說,閱歷越豐富的人知識越豐富,但人生苦短,侷限苦多。由於世界的浩瀚、人生壽命的短暫、工作生活條件的侷限,多數人不可能事事閱歷,那就需要間接的知識,即從他人的親歷中增加閱歷。三國時的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卻從大量的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