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搶快半步,制敵機先。這麼一來,楊華縱然想要拼個兩敗俱傷,也是不能如願了。
不過孟元超雖然有本領避免給楊華斫傷,卻沒有本領可以避免不傷楊華而將他制服。論招數,楊華劍法的精妙絕論卻在他刀法之上,有好幾招,孟元超實是盡展平生所學,方能化兇為吉的。好在楊華對敵的經驗,遠遠不及他的豐富,否則他早已是難以“兩全”了。
孟元超騎虎難下,暗自想道:“久戰下去,我不傷他,他必傷我,怎麼辦?這少年年紀輕輕,本領之高,在我所知道的後輩英傑之中,卻是無人能及。莫說後輩英雄,前輩英雄,能夠比得上他的也是寥寥無幾!再過十多年,江海天、金逐流、厲南星這一輩武學名家老去之後,只怕他的武功就不難成為天下第一了。我若把他傷了輕傷猶自不妨,重傷了他甚或將他斃了,那豈不是大大可惜?”但要想只是輕傷楊華,孟元超躊躇再四,心中又是殊無把握。
不知不覺鬥了一百來招,孟元超漸漸有心力交疲之感,一咬牙根,心裡想道:“且看看他的造化吧!”陡地一聲大喝,一口氣劈出六六三十六刀!
在這樣快的刀法之下,楊華哪裡還能反擊對方?百忙中也顧不什麼招數了,寶劍橫空一劃,只聽得叮叮鐺鐺之聲不絕於耳,楊華接連退出六步,方能穩住身,虎口隱隱作痛。孟元超的刀鋒絲毫也沒損傷,不過卻也未能把楊華的寶劍打落。
原來楊華練的無名劍法,奧妙無窮。倘若對手平庸,他的劍法還不顯得什麼特別,但若敵手愈強,他的劍法也就愈加精妙。往往信手一摔,自成妙諦。他擋孟元超的快刀,突然發出的這一“招”,乃是順著孟元超的攻勢施展的,這一招之中,已是蘊藏著好幾派上乘劍法的精華,他自己還不知道。
在孟元超眼中看來,這一招好似嵩山派的“疊翠浮青”,又好似青城派的“古柏森森”,還有幾分似是少林派的“達摩面壁”,恰到好處的把孟元超所想攻擊的破綻全都封閉了,教孟元超無從著手。
孟元超本來只想擊落他的寶劍。不得已才令他受傷,決計不想殺他的。對方既然無懈可擊,孟元超也只能把刀法暫緩一緩了。
由於雙方出手都是快如閃電,孟元超的刀法更快一些,是以刀劍雖然碰擊,但楊華的寶劍迅即被對方的鋼刀彈開,運到劍上的勁力也就不足以削斷對方的鋼刀了。
孟元超雖然未能得手,實際卻是佔了上風,穩立不敗之地。這樣打法,既然無須顧忌寶劍,又能耗損對方真力。孟元超的功力高出楊華不止一籌,最後必然能夠得手——打落他的寶劍。
孟元超試出了這是最好的戰術,心頭大喜,喝道:“小夥子,我不想傷你,你還不扔劍認輸?”楊華喝道:“我死且不懼,何俱受傷?有本領你就殺掉我好了,我非和你打下去不可!”
孟元超搖了搖頭,佯怒喝道:“好小子,那你領死吧!”刀光一閃,這次比起剛才更加快了,一口氣劈出七七四十九刀,楊華連退七步,虎口痠麻、寶劍幾乎掌握不牢。但他依然頑強得很,孟元超四十九刀剛剛告一段落,他又揮劍疾攻過來。
又是一陣叮叮鐺鐺之聲不絕於耳,孟元超快刀再展,當真是“攻如雷霆疾發,守如江海凝光!”楊華的寶劍攻不進去,只能招架。這次孟元超一口氣劈出八八六十四刀,楊華退出五步之時,才不過擋了二十五刀,已是知道自己這次決計難以招架,牙根一咬,突然把寶劍掄圓,當作大刀來使,使出了孟家刀法!
孟元超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正當楊華變招之際,他忽地聽得密林深處,似有腳步聲向著他們這邊跑來。孟元超喝道:“是誰?”在這霎那間,他還以為是楊華的黨羽。
他一直以快刀剋制住楊華,楊華的劍法雖然奇幻無比,他已是立於不敗之地,是以在這霎那之間,他倒沒有怎樣提防楊華能有反擊之力,而是比較注意來者是誰?
他做夢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少年,會突然使出他的孟家刀法,劍法化為刀法,更加出他意料之外!
楊華有無名劍的根基,把劍法化為刀法,深得孟家快刀的精髓。但無論如何,他還是比不上孟元超的。劍法講究輕靈,刀法講究迅猛。他以劍作刀,快是差不多有孟元超那樣快了,但力道卻是相差頗遠。假如換了一個完全沒有關係的人,楊華使出對方的看家本領,那必將是自己討死無疑,孟元超要破他的“快刀”,用不了三招兩式。”
但此際孟元超陡然看見自己平生精研的刀法從楊華手中使了出來,卻是不由得心頭大震,一片茫然,哪裡還能從容破解敵招,他是連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