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通亂射。
話說張繡正領著一隊騎兵朝著龍騎突圍的地方趕來,卻有一員小兵縱馬追來,那小兵道:“文和先生讓將軍注意大軍西邊,敵人有可能從西面突圍。”
張繡憤怒的叫道:“老子看見了。”然後馬鞭一甩,那小兵哎呦一聲跌下馬去。
一番苦鬥,夜晚的空氣中瀰漫著血腥與恐懼。
龍騎在丟下四十多具屍體之後,終於是突圍了出去。
賈詡站在雪地裡,手裡掂量著一塊月牙形的小鐵片,望著西邊,笑意盈然。
這時,張濟在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來,他說:“文和先生,果然不出你所料,他們果然還是跑了?”
賈詡笑道:“無妨!”
張濟疑惑道:“這麼說先生還有辦法抓到皇帝?不知是什麼方法?再次伏擊?還是什麼?”
賈詡搖搖頭,說:“詡無能為力了,以皇帝的聰明加上郭嘉的智謀,再想抓到皇帝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可能了,詡甚至懷疑皇帝是否在這支隊伍中。現在張繡將軍已經追殺出去了,如果張繡將軍也沒有斬獲的話,詡覺得他們必定分兵逃竄,我軍無能為力了。妄我千算百算,卻到頭來還是讓他們調動了我大軍,找到了空隙逃走。不管怎樣,我軍已經大有收穫了,何必貪念太多?”
張濟更迦納悶兒了,收穫?除了收穫四十具龍騎士兵的屍體之外,還有什麼?這些也算是大收穫?自己率領本部五千布騎外加張繡帳下一千五百騎兵,日夜兼程,難道斬獲對方四十餘人就算是收穫了?
賈詡當然知道張濟的想法,便道:“將軍何不看看這東西?”說著把手裡的月牙形物件拋給張濟。
張濟接過那塊鐵片,看了半天不知所謂,疑惑道:“文和先生!這是何物?”
賈詡慨然道:“這是何物?這是十萬精騎,真正的精騎,天下無敵的精銳騎兵。”
張濟大驚,連忙問道:“請先生教我。”
賈詡指著鐵片道:“詡不知此物名稱,但是想必小皇帝的騎兵能在大雪之中來去自如,縱馬如飛想來就是靠這個事物了。”
張濟如何也想不出這塊小小的鐵片能有如此大的威力,還是不信,問道:“這東西怎麼能讓騎兵無視積雪?”
賈詡解釋道:“這是從他們戰死的馬匹的馬蹄下取下來的,這東西就彷彿是給戰馬穿上了鐵鞋,不但可以保護戰馬不受折損,還能防滑。只要將軍的騎兵裝上這東西,詡相信將軍的騎兵們也能在積雪和泥濘中來去如風!”
張濟聽賈詡這一說,自然大喜過望,道:“先生此言不虛?”
賈詡含笑點頭。
【33】賈詡託病入宛城
卻說張繡連夜追擊突圍的龍騎,追到一處平原,卻發現原本只剩下六十餘人的龍騎居然分兵十二路逃竄,從雪地中的馬蹄印來看,每隊人馬都不過五六騎。張繡不知皇帝在哪一路,只好分兵追擊。
張繡自領一軍追到一處山口,發現敵軍留下一卷黃綢,上面寫著:“將軍馬匹無恙否?”張繡想起前些日子和李暹追擊皇帝的時候也是數次留下這樣的黃綢,於是斷定這一路必定是皇帝所在,於是不惜馬力,急速追趕。待張繡軍追到時殺盡了龍騎將士卻並沒有發現皇帝蹤影,卻發現另外兩卷黃綢,一卷寫著:“皇帝不在此隊。”另一卷寫著:“今夜陽光明媚。”
張繡大怒之下把那五名騎士的屍體放火焚燒了,這才領軍而返,發現各路人馬也都陸續回營了,一打聽才發現,每一路都留有黃綢,上面的字也大致相同。其中三路剿滅了逃跑的敵人,四路與敵人纏鬥一番斬殺幾人後,敵人逃走,另外四路追擊不久便失去了敵人的蹤跡。
回到大營中,張繡垂頭喪氣的喝著悶酒,卻看見自己的叔父跟賈詡高興的聊著什麼,不禁問道:“叔父可知我大軍連日奔波卻徒勞無功,叔父怎麼還這麼有心情?”
張濟剛準備對張繡說,賈詡卻搶先說道:“詡今日受小皇帝士兵流失所傷,性命危在旦夕,張濟將軍宅心仁厚把詡接道宛城療養傷情,呵呵。”
張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賈詡在說些什麼,他來到賈詡旁邊看了半天,才說道:“繡觀先生談笑自若,身體康健,不像受傷啊!”
賈詡和張濟相視大笑,然後張濟才將賈詡假託受傷,預投效張繡的事情說出來,張繡先是大喜若狂,忽而又異常失落,他說:“先生大才,能輔佐繡,繡自當感激不盡,只是先生原是李傕謀士,如果讓李傕知道先生棄他而事繡,繡擔心李傕會起大軍討伐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