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1 / 4)

小說:非主流清穿 完結 作者:冬兒

這個快,也是花了一個來月的時候,然而對比到當年太子妃之嫁是如此的艱難,必須承認現在的效率確實是提高了很多。

奏摺到的那一天,胤祉也在御前。由於弘旦是當事人,胤礽是當事人的爹,這個讀信的任務就交給了胤祉。胤祉的眼睛都要綠了,自己只是要求升一級就這樣艱難,侄子忽地就成了太孫,心中難免泛酸。

清清嗓子,念:“……太孫冠服,冬用燻貂、青狐惟其時。上綴朱緯。頂金龍二層……夏織玉草或藤竹絲為之……字首舍林,飾東珠七。字尾金花,飾東珠六。頂如冬朝冠,吉服冠紅絨結頂……”比尋常皇子的都好……

胤礽聽得耳根一動一動的,他對這些是熟的,也比較滿意。弘旦是知道自己要做太孫的,他阿瑪沒少教導他應有之儀,這會兒老實在一邊兒聽著,表情不悲不喜。

作為一個小孩子,再早熟,要讓他理解這太孫的含義,也是有些難度的。所以胤礽叮囑的:“不要過於興奮。”對於弘旦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朝臣們商議出來的結果康熙認為有不足之處,立了太孫就是為了穩定人心,也是絕了某些人的歪心思,那就要做得再明顯一點兒:“放下罷。”康熙決定等一下兒再批示,問胤礽,“你看如何?”

胤礽笑道:“從來義禮之爭莫不繁瑣,兒子一時之間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妥來。反是他們京裡這回這樣快,實在是出乎兒子的意料。”

康熙道:“過幾天就到西安了,界時朕將閱八旗兵丁,你們都要上場的,弘旦先隨你十三叔練習去。”

弘旦原就是一副標準表情站在一邊的,聽到康熙的吩咐,站了出來:“孫兒遵旨。”

胤祥是一直站在旁邊的,他還沒領差使沒結婚,議事的事兒是插不上嘴的,跟著聽而已。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如果說讀摺子的那一個人是他心裡的死敵大約也差不太多的——對於一個在你母親身後不敬的人,真是討厭他到下輩子都嫌輕了!

聽這個如此討厭的人在耳朵邊兒上嗡嗡,還不能叫他閉嘴,真是太TMD了!

作為一今年輕人,胤祥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不幸生得晚點兒、母親又死得早了點兒,雖有父親寵著,到底缺了些什麼。大約是自己也有想法,卻不得發言?想到返京之後就是娶妻之時,成婚之後就不用日日進去上課而是站班聽政,胤祥的心情好了一點兒。

暗暗給自己打氣:再忍這一陣兒,等到成婚之後,一定要把差使辦得漂漂亮亮的,把老三給比下去!康熙正好點了他的名,能不與討厭的人共處一室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胤祥立即站出來:“兒子領旨。”

側了側身子,等弘旦在他跟前停了下來:“十三叔。”

胤祥微微欠身:“太孫請。”

康熙對一兒一孫方才的表現是頗為滿意的,小的那個很有禮貌,並不因為地位的改變而驕狂,大的那個很懂規矩,不因自己的輩份關係而驕人。收回目光,康熙與胤礽、胤祉討論政事。

胤祉心思早飛了,這個十三弟……越來越討厭了,敏妃喪事上百日剃頭是自己不佔理兒。可這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我好好的一個郡王都叫降成貝勒了,該罰的也罰過了,事後也道歉了,你到底要我怎麼樣啊?

討厭討厭討厭!不要叫我揪到你的小辮子!

康熙已經與胤礽說上了:“西巡以安撫為要,凡過處,有先賢之墓、神佛之祠諸當祭。”

“西安古都,歷代帝王可是不少。”

康熙一笑:“難道年年都這般大祭不成?”

胤礽也微笑躬身。

——————————————————————————————

與康熙議政對於胤礽來說是件做慣了的事情,並不困難,可是繼續猜他的心思就很難了。梁九功那裡能通報的訊息都通報了,胤礽再分析不出來有什麼內含。許是太監眼界淺的關係,沒有注意到什麼細節罷?正好,二舅子慶德此番隨駕,或可一問。

對於慶德來說,本次出差是近年來最安靜的一次——鄂倫岱被康熙留在了京裡。這傢伙是個不定炸彈,康熙出行是展現和諧的,怎麼可能帶他出來呢?一把就把他給扔到了京裡,交給兒子們頭疼去了。

鄂倫岱在京,對石家還是印象很好的,對弘旦小朋友的評價也不壞,正好京中議禮。這麼快有了結果,與鄂倫岱聽誰嘰嘰歪歪地爭來爭去就拿眼睛瞪人家存在著正相關的關係。

慶德很無聊,剛出京那會兒還挺舒服的,不可否認,鄂倫岱有時候確實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