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我會定下固定的時間,通知大家的。現在只好請大家包涵了。
讀書是個體力活
胤礽作為一個父親,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來說,還是很合格的。不單是指對他很重視的小胖子,即使是對庶子,也稱不上忽視或者虐待。
乾清宮的家法,抱孫不抱子,對兒子嚴厲些,那是在譜的。嚴父慈母,做父親的當然要端足了架子,給兒子立一個男子漢的好榜樣。同時,太子妃也配合得非常到位,夫妻倆一個紅臉一個白臉。
庶子們,生下來的時候,他當然是高興的,但他自己還是個算不得太懂事的年輕人,指望他去照顧孩子,那是高看了他。
庶子們按照規矩給抱得遠了養著,不在毓慶宮裡。宮裡的規矩就是這樣,有乳母、保姆,哪裡用得著皇太子照看兒子?這是客觀條件的限制,不是麼?
大男人照看奶娃娃,太沒格調!那是娘們兒的活。
你不能指望皇太子化身奶爸,即使對更重視的小胖子,他也是跟兒子一起玩的時候多,或者坦白說,跟老婆一起玩兒子的時候多,談不上照顧,幫倒忙弄哭孩子,給保姆增加工作量倒是真的。
再者,小胖子那是嫡子,又養在毓慶宮裡的,天天見難免更親近些。康熙怎麼對他的,他也就照搬到小胖子身上,還自覺深得皇父真傳。
從這一點上來說,太子已經被太子妃給摟到坑裡而不自知,還以為是自己樂意跳的進去玩兒的。
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了,兒子們上學了,是做父親的履行職責的時候了。胤礽也每天把兒子們拎過來查一查功課,考查一下書背得如何,點評一下寫寫得怎麼樣。他覺得這是份內的事兒。
小孩子的功課非常簡單,又是剛開始讀書,每天這樣的檢查功課,也花不了他多少時間。胤礽擠牙膏一樣每天擠了半個小時來查功課,倒也可能了。兩個孩子智商至少在平均水平以上,寫出來的字,就初學者來說,也還看得過去。
胤礽自是希望兒子們是天才的,無奈學習才剛剛開始,他也只能按捺住性子,慢慢來。第一天,師傅也不敢給他們太難的功課,但也不能簡單了,當初康熙難為耿介他們的例子還在眼前呢。
先教兩人握筆,寫簡單的字,讓描紅。無非“上大人孔乙己”一類,宮裡資源很豐厚,至少太子的兒子是沒有被虧待的。半天下來,成果還是很不錯的。先理一理,兩個孩子適應了學習之後,再開始講書。
胤礽也就堅持著每天過問一下兒子的功課。
在他執行這套作息時間的第二天,淑嘉就發現了。不得不說,太子殿下的時間,相當緊。少個五分鐘沒人看得出來,要是一天抽出半個小時來做別的,太子妃馬上就發現了。
“吳明理。”
吳太監趨步上前:“奴才在。”
“我彷彿記得今兒太子爺是去檢視送到御前的馬匹了?”
“回主子的話,沒錯兒。今兒早上用膳前,太子爺還唸叨著呢。”
“唔,你去前頭,叫崔玉柱來。”
“嗻。”
崔太監就這樣被拎了來,進了門兒,磕頭請安。
太子妃正在那兒看單子呢,大福晉快生了,洗三、滿月、百日,都要準備相應的禮物。接下來還有三福晉、四福晉,因為不知道是生男還是生女,要把給小男孩子的和小女孩子的禮物都準備好。
因為弘暘和弘晰上學,倒勾起淑嘉對孩子幼教的心思來了。她還計劃著胤礽等下過來了,一起做點識字卡片,準備給小胖子用。
崔太監還沒進屋呢,淑嘉就聽到了腳步聲,隨手把單子讓玉妞給捧到一邊。等崔太監磕過頭,才道:“起罷。”
崔太監爬起來,還不知道太子妃叫他來是要做什麼,只能老實待著。許久,見太子妃不發話,只得乍著膽子先問:“主子——不知主子傳奴才來,有什麼吩咐?”
“天兒漸冷了,太子爺見天兒的從毓慶宮往乾清宮那裡跑,你可叫人帶好了斗篷備著?”
崔太監納悶兒了,從去年開始,您不就訂下了規矩,叫時時記著給太子添衣裳麼?前兒您還提醒了,咱也沒忘啊。當下回答:“照主子吩咐,太子爺出門兒的衣裳裡已經添了斗篷一項,因是秋天,不是大毛的斗篷,到了十月,再換毛斗篷。”
“唔,太子爺這幾天都做什麼了?可有累著?”慢慢切入正題了。
崔太監仔細回想:“太子爺近來與以前並沒有多少不同的,依舊是晨起讀書、聽政、處理政事,接萬歲爺的諭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