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吃文明的人類的肉,這還是讓人無法接受,無論是華夏還是美聯邦,亦或是其他國家的國民,都不可能願意將自己或家屬親友的屍體捐獻出去當作變異體的糧食,這是不可退縮的倫理底線。
那麼,有多少人會願意將自己死後的屍體捐獻給變異體呢?在物資豐富的發達國家,很少。
但是沒關係,變異體既不必偷偷摸摸去太平間買無名屍體,也不必深更半夜去公墓挖墳偷屍,因為放在物資匱乏的落後地區,願意捐獻自己屍體的人很多!
這個星球上還有很多地域並不發達,那裡的人們會心甘情願為了一百美金、一部電視劇甚至是一箱麵包,心甘情願地將死者的屍體為變異體雙手奉上。
身在文明國度發達地區的人們無法想象那些偏遠落後地方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可能一生只有一件衣服,從爺爺傳給爸爸再傳給兒孫;他們可能一生見識不到外面的世界,永遠困居一處,過著與文明相互隔絕的窮苦生活;甚至他們喝的水都是苦的這不是比喻手法,某些乾旱地區的窮苦人家連水泥窖都修不起,用土水窖積下一點雨水並賴以生存,水的味道不僅是苦的,還是臭的。
假設有一位生活在這種地區的老人,愁悶地看著自己的兒孫一步步走向自己已經走過的人生軌跡,重複那沒有未來的明天,全家人都生活在貧窮和困難的絕望中,自己卻無能為力。這時候,有一個自成聖族的人形生物,帶著綠油油的美金,紅燦燦的人民幣,香噴噴的食物和甘甜的飲用水來到這個窮困的家庭,告訴他們:只要你們願意簽訂協議,等到家中老人自然死亡後將屍體交給聖族,那麼錢、水、食物,統統都是你們的。
死後捐獻自己的屍體,就能給兒孫換來一個開始新人生的可能,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甚至不僅僅是老人,連成年人、小孩都會願意簽訂一份協議,將自己的身體出賣給魔鬼,貧窮的人只會考慮今天的食物在哪裡,而不會有餘力去思考死後的事情。
楊小千已經開始想象,無數具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的屍體,無數具本該埋進土壤或送進火化場燒成骨灰的屍體,被送上加工廠的流水線,去除衣物、沖洗消毒、去除骨骼……
血液被機器抽走,灌進瓶子裡密封,成為變異體喜愛的飲料。
筋腱和肌肉分部位切割,肉質好的製作成肉排,在變異體市場高價售賣,肉質較差的送進攪拌機打成碎肉肉沫,裝進密封盒成為絕大部分變異體的主食。
然後為這些肉製品打上具有迷惑性的外包裝,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超市裡常見的火腿腸、午餐肉和肉罐頭,讓它們以人們熟悉的方式出現在專供變異體消費的市場裡。
到那時,普通人對“變異體吃人”這一概念,還會有確切而清楚的認識嗎?
到那時,還有多少人會把“變異體吃人”當成威脅到自身的危害?
或許有一天,你會在洛杉磯某個角落裡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變異體走進“聖族專供食品店”,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穿行而過,最後拿起一包最廉價的壓縮肉罐頭,掏出十美金遞給收銀員時,他嘆氣抱怨:“唉,食物越來越貴了。”
腦海裡閃過這想象中的一幕,楊小千不禁打了個寒顫。
第一百六十二章 誅心之問
安琪兒用以回覆主持人的第一句話中,除了將用詞從“人類”改為“人肉”這個小小的玩弄文字的把戲,還有一處細節,她在“進食人肉”前面加了一個前置:“為了生存”。
有一個話題曾在美聯邦引起熱議:假如一架航班遭遇空難,落到了孤島的海灘上,島上沒有任何可以食用的食物,那麼空難的倖存者們是否應該以遇難者的屍體為食?
有人認為智慧生物絕不能以同類為食,道德倫理是文明與野蠻之間最重要的界線,也有人引論史據,證明歷史上多次饑荒時期,都有食用死者屍體的情況出現,古代華夏甚至出現過易子而食的慘況,而人類文明還是走到了今天,華夏也沒有成為野蠻人的國度。
兩派人馬的口水仗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達成共識:求生是生物的第一本能,如果真正到了萬不得已的關頭,可以為了生存食用死者的屍體。連部分基督徒都認可這一說法,可見這種觀點在美聯邦也具有相當的受眾。
安琪兒略去變異體吃人進化的事實不談,只說出“為了生存”作為前提條件,博取同情和諒解,這一招在華夏可能不管用,但在美聯邦或許真能忽悠到一批信眾,此事無關其他,只因國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