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2 / 4)

小說:黑夜將至 作者:恐龍王

之下,數秒之後,高空中一隻體長至少十米的“大蝙蝠”開始墜落,航拍無人機清晰地記錄了這數秒時間裡發生的一切。

光柱從距離智械部隊在遙遠後方建立的中轉基地亮起,酷似早期科幻電影中的鐳射劍,甫一出現便刺在目標的雙翼,高空中驅趕其他怪物的大蝙蝠似乎提前預感到了危險,但不論它的逃離速度有多快,也快不過光速。

由超大功率固態鐳射武器所發射的鐳射束在這個距離上有每平方厘米三萬五千焦耳能量密度,高能鐳射投注在大蝙蝠的雙翼後,將它的肌體表面急速融化,汽化蒸發,同時汽化物質向外噴射,反衝力形成強力衝擊波,在它翼間撕開觸目驚心的裂痕。

如果這不是一個生物體,而是一架飛機或一枚導彈,那麼靶標表面材料會吸收熱量被加熱後迅速軟化、融化、氣化並電離,而當靶標深層溫度高於表面溫度使氣化過程加速,內部壓力的增高便會使靶標產生爆炸。

換言之,如果這是一架入侵境內的空天飛機或導彈,那麼它此時已變成一團火球。

而位處高空的“大蝙蝠”,卻沒有被這一發鐳射炮直接擊殺,但鐳射束不僅在它雙翼間破開打洞,還幾乎將之整個撕裂,失去飛行能力後它只能哀嚎著向地面墜落,然後摔成一塊肉餅。

隨後,又有三柄光劍出鞘,閃耀夜空。

上京總參,一位張姓少將激動地跳起來,踹翻了座椅,他在世人心中的形象總是和善親切,風趣幽默,以近六十的年紀和軍事專家、將軍的身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但少有人知他這位“戰略忽悠局局座”不只是一位專業的嘴炮選手,還是軍事武器理論的專家和軍事裝備學的帶頭人。

華夏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華夏國防科技資訊學會常務理事、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這些頭銜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在媒體面前抖機靈耍小聰明的譁眾取寵者。

人人都說他是戰忽局局座,總以為不論他說什麼都是在誤導其他國家的軍備研究,讓外媒對華夏軍力與軍備做出錯誤判斷。

或許有意無意間他確實做出過一些誤導,但誰又知道每次他做出“戰略忽悠”時,內心有多麼希望自己所宣揚的華夏軍事科技突破能夠成真。

如今,真的夢想成真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敵(上)

發生在虹口區的這兩場區域性戰鬥,從規模上來說算不上曠世大戰,但從效果和影響來看,說是驚世駭俗震怖寰宇也不為過。

同為觀戰者,楊小千與于謙受到的震動並不比其他人少。

沉默良久,于謙終於將腹中蕩氣迴腸的感受伴著一口濁氣吐出:“厲害,了不起。”

楊小千嘴唇抿成了兩條細縫,不知該如何評論,想了想,最後拋了根菸到于謙面前。

“抽根菸,壓壓驚。”

于謙熟練地點上火,深吸一口,煙霧湧進肺裡滾動不休,輕微的灼燒感遠遠比不上心中的澎湃刺激。

“這是真正的一人成軍啊。”于謙再次發出感慨,“傳說,在二號地球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幾位一人成軍的至尊強者,但他們無不是開啟了多道鎖鏈而後精心苦修多年,才能擁有一人成軍、威震天下的實力,沒想到劉遠舟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達到了如此程度。”

楊小千點頭不語,他認為于謙的判斷並不正確,或者說這個比較並不恰當。

或許在二號地球確實曾出現過一人成軍的強者,比如那位十年統一北地,二十年建立強盛帝國的千古一帝姬恆,如果於謙帶來的史記沒有刻意誇大,那麼在魔潮降臨二號地球時,姬恆以六十歲高齡率禁軍迎戰,禁軍全滅後姬恆仍然一人奮戰,直到他力竭而亡,他腳下的魔物屍體已經壘成一座高山。

且不提覺醒者到底要擁有什麼樣的能力,要苦修多少時間,才能擁有足夠的破壞力和耐力去獨自挑戰一支軍隊,即便真有這樣的強者,他們的成就也是不可複製而且必然存在上限的。

試問,二號地球從活屍危機至今,四百年間總共出現過多少位一人成軍的強者呢?懷錶所記錄的資料中,有著明確記載的僅有兩位,一位是大乾皇帝姬恆,另一位則是覆滅魔潮的希望之星創始人。

也許,由於另一個地球的交通不便、通訊技術落後,導致其他曾出現過的超級強者並沒有被希望之星的管理者收錄到資料中,但可以肯定,他們的數量少之又少。

而劉遠舟則不一樣,從劉遠舟掌管零一基地至今只有不到一年時間,而零一的誕生更是在第一次魔潮降臨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