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2 / 4)

小說:回到三國變成蟒 作者:青詞

是強大的國家所出產的東西就越好,有了漢朝的前車,再有大雍國這個後鑑,列國商人很輕鬆的就接受了這個概念,大雍國出產的東西是好的,是領先的。只要帶回去便能暴富。

馬六甲城的城主是東郭承明,他是和莫非莫不言,張歸張子儀等一起來到望海城的那一批儒家學子,隨後,被孔明和徐庶派往馬六甲海峽修建馬六甲城。

如今馬六甲城已經修建完畢,馬六甲城的修築,標誌著大雍國已經徹底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這條重要航道,同時,也對周邊的海島進行探索。一部份土著被殺掉,一部份土著被遷往大雍國,極少的土著躲進了海島上的森林地區。

隨著大雍國人口的增加,如今,馬六甲城相當的繁華,常備的龍神軍是八千,庶民差不多有七萬,而其中。這些庶民幾乎都兼著海運商人這個身份,他們隨時準備出海。

這些人算是大雍國第二批海運商人。嚮往著安寧的庶民一般是不會來這個城池的,畢竟這裡遠離望海城,只有那些不甘寂寞的人才會前來馬六甲城,這些人期待著能像第一批海運商人那樣暴富,所以可以這麼說,現在的馬六甲城很富有侵略性。當然,這個侵略性是指對外人。

在第一批海商出海之前,林北不是制定了嚴苛的律法麼,當時林北很擔心因為大海茫茫這些海商會自相殘殺,這個嚴苛的律法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挽救了許多海商的性命,這些海商也越來越重視這條律法,並且隨著大雍國的成立,律法也在逐步完善當中。

現在如果去詢問那些受到大雍國海商劫掠的土著,讓他們形容一下對大雍國海商的印象,這些土著人肯定會說兩個詞:兇殘,團結。

兇殘是指對土著人而言,團結是指對他們自己。

大雍行商商會也專門開闢了一個管理海運商人的機構,這個機構常駐望海,馬六甲城也有分會,對海商的行商資格和憑證稽核得更加嚴格,如果海運商人其中有死亡,調查措施堪稱嚴苛。

而現在,大雍行商商會準備對胡商進行管理,要發放這些胡商在大雍國行商的資格和憑證了,原因是馬六甲城來了一批身毒國的胡商。

雖然如今身毒國和大雍國正在獅子城交戰,但是對這些商人而言,他們才不管打不打仗呢,許多商人也是最不怕打仗的群體。

在華夏曆史上,戰國七雄的時代可謂相當混亂,但是就算是敵對國,也並不禁止商人往來,絲綢之路開啟後,列國商人早已經知道了華夏人的思路了,哪怕打得熱火朝天,買賣照樣繼續,而且打仗的時候甚至可以做武器的買賣,這個還要更掙錢。

這批胡商就是從身毒國各地來的,算上僕人侍衛,加起來超過一千人。

這群胡商有一個首領,名叫穆罕默德。布林。

布林的先祖同樣是胡商,在絲綢之路打通後,布林的先祖曾經跋山涉水的來到過漢朝,而且來往了三次,帶回去大量漢朝的貨物,在許多胡商死在絲綢之路路上的時候,三次通商的經歷讓布林的先祖曾經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不過隨後,這個家族就再也未曾到過漢朝,絲綢之路太危險了,不光要經過各國,還得提防著因為絲綢之路而興起的馬賊。

布林的先祖脫手了大量的漢朝貨物,不過還有一些卻留在家中,這些東西被當成了傳家寶,布林從小在這種家庭長大,對於漢朝的文化非常的仰慕,因為根據布林的先祖留下的話,漢人簡直是楷模,善良,正直,謙遜又博學多才,不過也有壞的,這些漢人貪婪而又虛偽,這些人中以漢人官吏居多。

布林從小就想去漢朝,準備和他的先祖一樣成為傳奇人物,為此,他聯絡了許多大商家,準備組團透過絲綢之路前往漢朝行商,這一想法還未實現,卻率先聽到了大雍國的訊息。

就像漢朝人對列國商人統稱胡商一樣,布林其實也對漢朝沒什麼概念,只知道都是漢人就可以了。

考慮到思綢之路的危險,布林打消了透過絲綢之路去漢朝的想法,而是走起了海路。

一到馬六甲城,布林就有些震驚了,因為馬六甲城的七八萬人對布林來講是很多的,在布林所在的城市,幾百裡內加起來也不過一兩萬人,可能只有身毒國的古都曼德勒才有如此多的人吧。

另外,馬六甲城的乾淨整潔也給布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六甲城雖然才剛剛修好,但是現在大雍國所有城池幾乎都會向望海城看齊,乾淨整潔也是一個城好不好的標誌,關係著執政者的能力,在大雍國庶民的監督下,東郭承明做得很不賴。

布林等人的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