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都要去看上一回。這次倒好;這泉州來回一趟都要一個月,她和宋大山只好眼巴巴的盼著宋添財早些回來。
好在羅老大給她和宋大山帶了些信,報了平安;不然;陳桂枝更擔心了。每天早上晚上;宋大山和陳桂枝都要去官道上站站;指望能接到宋添財回來。
宋添財和趙言修這回帶的東西太多;只能在鎮上找了兩輛馬車把他們是送了回來。他們也沒去茶攤子;而是先回了宋家。這些東西得找地方放起來,放在茶攤子,到時候還得再搬一遍,忒麻煩了。
宋家村很少能見到馬車,村子裡的小孩子瞧進了馬車一窩蜂的跑過來遠遠在後面追著看熱鬧。大鎖小鎖兄弟帶著宋小寶和狗子在樹下摘桃子吃,宋小寶小,大鎖小鎖又是外姓人,村裡的孩子除了狗子很少和他們一起玩的。
不過,他們聽著有孩子再吵吵鬧鬧,也湊熱鬧似得跑了出來。萬氏邊和人家閒聊邊看著這群熊孩子,不讓他們去玩水爬樹,一個錯眼。這幾個孩子就跑了出去,萬氏一急,趕緊起身喊道:“到哪兒去,這是往那兒走啊。大鎖小鎖,你們看著點小寶,別跑,要跌了跤。姥姥就去告訴你們娘,讓她揍你們一頓。”
劉坤武自己小時候沒遇到個好父親,就把滿腔的父愛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對他們可謂是千寵百順,別說動手打了,就是罵兩句都沒有過。這在奉行棒子底下出孝子的鄉下幾乎瞧不見。宋桃兒這個做孃的體諒丈夫想心情,可也不能讓丈夫把兩個孩子給慣壞了。只能自己做嚴母,對著兩個孩子做錯的就打,就罵,嚴格要求。
萬氏是姥姥對外孫不願下手也不好下手,每次管不住兩個外孫時,都把自己閨女抬出來鎮鎮這兩個熊孩子。果然,一聽要告訴他們娘,大鎖小鎖就覺得屁股有些疼了,立馬不跑了,回頭一人牽一個宋小寶的小手,帶著他走。大鎖另一隻手還牽上了狗子,四個人手拉手的就往前走。
宋添財和趙言修坐在前面的馬車上,一到宋家村就掀開了布簾,瞧見村子裡的人都要打個招呼。宋添財和趙言修去了一趟泉州,又帶了大包小包的回來,要是就這麼坐在馬車裡一聲不吭的回了宋家,肯定要給人說他們眼眶高看不起人了。
村子裡的人已經是宋添財也紛紛的打招呼,幾個月沒見,村子裡的人瞧著宋添財和趙言修雖然黑了點可瞧著更精神了。加上兩輛馬車跟著他們回來,心道宋添財和趙言修在泉州發了財,一個個說話更帶了幾分親近。
和前幾個月,宋添財把萬家送衙門時,村子裡的人對他們躲躲閃閃要強上百倍,宋添財只覺得人還真是善忘善變的。不過,他也樂意村子裡這樣的變化,有人捧著總比被人罵著強吧。
瞧見遠遠跑過來的一群孩子,宋添財在裡面找了找宋小寶,可惜沒找到。不過,宋添財也不是小氣的,朝著那些孩子招招手,那幾個大點的孩子膽子大。瞧著宋添財讓他們過去,嘻嘻哈哈的就過去了。還喊了一聲“叔!”
宋添財下了馬車,在馬車裡找了些蓮子糖和馬蹄糕,給了這些孩子一人一把,還有沒吃完的肉乾,也一人給了兩片。這些孩子有些不好意思的,不肯上去,低著頭,可嘴巴卻漬漬的嚥了咽口水。
宋添財一個個的上前給他們塞到手裡,笑著對他們說道:“你們叫我一聲叔,叔出去一趟,也給你們些零嘴甜甜嘴不是。以後啊,叔家的小寶就麻煩你們多看著點了。”
這群孩子聽了挺不好意思的,宋家一直待他們挺大方的。他們只要在茶攤子那兒轉轉,十次有五次都能得把瓜子花生的零嘴吃。不過,宋小寶太小了,和他們玩不到一塊去,雖然他們從不欺負宋小寶,可時常玩著玩著就把這小蘿蔔頭忘在後頭了。
趙言修看著給宋小寶賄賂小夥伴的自己大哥嘆了口氣,從來了宋家村之後,趙言修就感到了莊戶人家的人情世故。像他大哥這樣對村子裡孩子好的,這些孩子的家裡大人都明白。即使看不慣宋家,但大部分人也沒給宋家背地裡使壞,他覺得他大哥平時的小恩小惠佔了大部分原因。
還是宋小寶,有個壞了名聲的娘,在這群孩子中卻沒被嘲笑過,欺負過,也多虧了宋家對著群孩子的大方和善。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他大哥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這個時候,邁這小胖腿,被大鎖小鎖牽著跌跌撞撞的的宋小寶才走到宋添財前面來。一瞧見宋小寶,宋添財立馬上前,雖然有段時間沒見了,可陳桂枝平時無事的時候就會拿著宋添財和趙言修的畫像告訴宋小寶。
那畫是宋添財讓趙言修畫的寫實畫,十分想栩栩如生。宋小寶歪著腦袋看了看宋添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