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肆動員之下本國高達數百萬的年輕精壯勞動力脫離了生產被調往前線打仗,也因此英法兩國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勞工缺口,英法兩國在開戰後不久便向各殖民徵調勞動力,但顯然非洲人種讓他們從事體力貨還行,但技術工種卻沒有中國人來的細膩。而日本的海軍,同樣是協約國非常需要的!這時他們還不能預見歐州大戰中的可怕傷亡前線戰壕對步兵的巨大需要,但,協約國迫切希望三巨頭之一的俄國能夠從遠東跟中亞抽調更多的兵力往歐洲開闢東方戰線牽制德國兵力,這時候中國的態度十分重要。
因為在青島要塞德國人的海防炮群那裡撞了個頭破血流,日本人按照一貫的行徑,柿子要挑軟的捏,改把槍口對準了中國,不乏日本國內普遍對中國新政府高層不滿,要藉機敲打一番的意思。現在日本軍隊這個已經開始運轉起來的戰爭機器,並不是那樣容易停止下來地。他們同樣被眼前巨大地利益燒得眼睛通紅,花費了巨量金錢動員起來的陸軍跟想要趁機改善國民印象海軍,都並沒有因為列強心理的微妙變化而停頓下來的意思!日本剛剛踏入大正時代便遇到的這樣一個機會,怎樣就能這麼輕易放棄?
而中國,也還需要繼續展示他們現在擁有的實力和嶄新的面貌,才能贏得更多地尊敬還有可能的和平。局勢仍然在朝著發生戰爭地方向走去,巨大的兩國政策的慣性,是不因為某些情況的變化而能夠停止的。
時間很快走到了九月的最後一天,英國的駐華公使巴爾特曾經以私人的名義發起了一次斡旋。但是在10年公佈的英國檔案當中,才被發現這次斡旋是得到了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的訓令。被曝光的電報底稿上,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留下了這麼一段話:“……親愛的弗蘭,帝國現在正面臨最苦難的時刻。在歐洲,我們的對手還在法蘭西國土上肆掠馳騁,很遺憾,到目前為止我國在陸軍上投入的太少,以至於在陸地上結合同法蘭西兩個國家的力量,依舊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我們與對手之間的差距。我很抱歉帝國現在很難像過去一樣給你那麼多的支援,因為我們的承諾會隨著皇家海軍跟帝國被捲入了歐戰的泥潭中而失去份量!一直以來,作為曾經統治了世界數百年的中心………遠東,帝國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那位陛下曾經用睡獅來形容那個國家,我跟之前的諸位都有著相同的認知,儘可能的在遠東問題上發揮著帝國的影響力,以不至於遠東脫離了國際秩序,而重新走向了未知。但現在,帝國已經無可奈何的被歐戰牽制了力量,隨著遠東的秩序制定者離開。這裡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世界戰場。我希望您能做些什麼,比如,以您的智慧繼續在遠東維繫一種將要破滅的秩序。溫斯頓先生(海軍大臣丘吉爾)認為在遠東那兩個國家大打出手並且筋疲力盡之後,我們再表示自己的意見那就太愚蠢了,對此我有相同的看法。我們必須必須要讓他們知道,大英帝國是一直在關注著遠東的……這樣在雙方都感到沒有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候,第一時間的反應大概就是尋找帝國地善意吧。當然您知道,現在我們不能冒犯日本這個國家敏感的自尊,我們還需要他們。請您以私人的名義進行這一切,我相信您的能力……”
斡旋毫無疑問最終宣告失敗,日本代表日置島公使提出了大隈內閣苛刻的要求:第一,中國需撤離在山東的全部軍隊並解除軍事動員,同時廢除華東、華北兩大軍區設定,並將國防軍總兵力壓制在五十萬以內;第二,膠州灣轉租借給日本,時間延長至99年,中方需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膠濟鐵路交由日本人經營;第三,中國、政府需承認袁世凱政府時期的借款還有各項利益抵押協議。對於這份近乎訛詐的要求,中國自然不可能答應。李大總統的談判代表,外交部陸徵祥總長直接回絕了日本人的要求。陸徵祥透過英使巴爾特向日本轉達了他們的底線,中國最多可代為歸還袁世凱時期政府拖欠、日本的一千三百萬日元貸款,沒有利息。膠州灣的主權不容討論,中國的國防也絕不容日本人插手。
為此,日本大隈內閣在九月的最後一天照會英國政府,宣稱因為日本已經對德宣戰,德國在膠州灣地基地必須在日本的掌握之下。而中國,作為和德國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的國家,必須受到大日本帝國的監視,防止他們在遠東破壞協約國家的利益。同時日本還向英國政府保證,日本帝國的行動不會影響大英帝國在揚子江上的巨大權益,這也是日本帝國全面參與對同盟國作戰的開始。
對美國他們進行了私下的交涉,保證不會進一步動搖中國新政府的地位,美國在華的商業利益,也可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日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