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人,其地勢居高臨下,非常險要。
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元帥在20世紀初期曾擔任過駐中國艦隊地海軍提督,他曾稱讚青島要塞道:“需要整整一個軍的兵力,才能攻下這些要塞”。德國在青島還駐紮有海軍第3、第7陸戰營2700人,包括8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2個工兵連、2個炮兵連和4個機槍連。在北京使館區和天津德租界,德國還駐有4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和2個炮兵分隊,這些部隊也在日軍到達前經津浦鐵路撤退至青島,德國在青島的防守兵力最後增至8720人、210挺機槍和110門炮。邁耶…瓦爾代克為此向國防軍派駐青島的十三旅旅長肖開桂誇耀說:“日軍若想攻下青島,需要付出4萬人之代價”。
許是因為遠東李漢的崛起,德國人從中獲得了太多的利益,因此歷史走向也已悄悄發生了變化,青島作為中德軍事交流的主要樞紐之一,匯聚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特別是其軍事實力比起歷史同期遠遠要強大。比如,德國在歷史同期只有幾架老舊的偵察機,但在此時卻擁有整整兩個中隊約36架最新式的戰鬥機、轟炸機和偵察機;又如,青島德軍陸軍總共只有四千人,現在卻有一個完整編制的德國步兵旅加上海軍陸戰營跟徵召的曾經服過兵役的僑民共有萬餘可戰之兵。而且還有中國這個‘準盟友’的兵力支援,沒有了後顧之憂,又有中方提供了近萬勞工代為加固城防,青島可謂固若金湯。
隨著歐洲戰局的擴大和深入,青島的戰備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德國方面一直在為可能來臨的戰事做準備,海軍主力撤走了,中國海軍主力又不是日本對手沒有被調往膠州灣。於是中德雙方通了氣之後,青島派出了雷擊艦s90、s91、s92三艦乾脆就在膠州灣入口處大模大樣的佈雷。而這一過程直到9月21日晚才被2艘英國驅逐艦發現並招來攻擊,s90、s91、s92三艦憑藉熟悉環境的優勢躲入海圖上標註為“淺水區”的海域,尾隨的英國驅逐艦“肯奈特”號隨即遭到海岸炮臺的攻擊,被迫返回,但經歷了兩天的忙碌膠州灣佈雷行動已接近了尾聲。
在德國緊鑼密鼓籌劃青島防禦時,日本方面也沒有閒著,針對中國、政府出乎意料的強硬態度,日本國內已經做出了他們認為最萬全的準備了。可別忘記了對德宣戰進攻青島,日本掌握了全部主動權,而且中日兩國在國勢對比上,也是日本佔去絕對優勢。所以儘管國內尚有少數謹慎派擔心中國可能還有什麼底牌,但國內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中國不過色厲內荏,無非是強撐面子硬表態而已。中國真要敢阻擋帝國謀奪山東,則帝國不但可在山東給予中國人迎頭一擊,更可藉機謀奪滿蒙利益,好叫英美等國跟中國吃一大虧。
也是因為如此,對於中國向山東增兵的舉動,日本國內好戰派是興奮多於擔心,甚至參謀部還慫恿政府做好同英國人之間的協調,一旦帝國在山東‘不小心’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攻擊,將被迫進一步擴大在華軍事行動。屆時希望政府能夠妥善安撫英國,好叫帝國趁此百年難得之機遇,實現帝國擴張之大業。
由於青島戰役的特殊性和力量對比的不平衡性,幾乎所有日本將領都將其看作為一邊倒的戰爭,認為毋須花費多少力氣就可以實現目標,因此有很多人爭奪這一指揮官的位置。神尾光臣雖然也是中將,但在日本陸軍中一直以謹慎而非勇猛著稱,這次選中他為前線指揮官,無非是看中了他謹小慎微地特點。在軍部眼中,具有數量優勢的皇軍獲得勝利只是時間問題,更曾有人公開揚言6小時拿下青島。因此並不需要像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將軍那樣的“肉、彈派”將領,日軍所需要地是將青島戰役變成一次“宣傳樣板”式的作戰………即以最小的犧牲贏得勝利。而不是像日俄戰爭中奪取旅順203高地那樣付出慘重的代價。
只是,中德兩國在青島佈置許久,能讓日本這麼輕鬆如願以償嗎?
遠東,大戰的硝煙逐漸濃郁!
第五百七十八章 青島之戰(2)
山東省龍口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附近海岸曲線長達上百里,為山東沿海重要商埠之一。龍口歷史悠久,商末建萊國,秦設齊郡,始置黃縣,是中國最早的縣治單位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6),龍口易名為“金沙灘”。
1912年,民國肇始,金沙灘亦複名為龍口;民國三年,龍口開埠。龍口商埠局第一任局長蔡國器勘定龍口界址:北起沙崗,南至龍口舊村柵欄門外,東至北皂莊大道,西至北大圈西岬。中日交惡之後,為防止日本自龍口登陸,威脅山東的安全。總統府親自下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