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3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裁統治,宣佈實行君主立憲,這場資產階級革命,使奧匈帝國認為是正式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一個好機會。同時,德國因為擔心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可能改變土耳其的親德政策,而使俄國在巴爾幹和土耳其的影響加強,也放手支援奧匈去幹。為了更加保險起見,奧匈還拉攏俄國,美其名曰乘土耳其國內局勢未定之機,共同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地。俄國由於日俄戰爭後國際地位下降很快,急於找回面子,同時也認為這是分割土耳其領土和染指黑海海峽的有利時機。於是,雙方外交大臣達成秘密協議:俄國同意奧匈兼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奧匈則同意達達尼爾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對俄國開放,但後一個目標,奧匈狡猾地宣稱,事關重大,需要英法兩國同意。

俄國不知是計,同意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來決定,並派遣外交大臣伊茲沃爾斯基前往英法等國探詢對這一秘密協議的意見。按照俄國的預計,英法都是自己的盟國,應該會予以支援,所謂的會議無非是給大家一個面子。不料,法國出於自己的利益,對於向俄國、軍艦開放海峽問題沒有明確表示支援,而英國不僅對俄國揹著自己同奧匈做秘密交易表示不滿,而且也不同意單獨對俄國、軍艦開放海峽,甚至進一步提出如果開放兩海峽,那就應使各大國享有同等的權利,這意味著允許各大國、軍艦進入黑海,而這又是俄國所絕對不能同意的。英法兩國的同意遲遲沒有落實,正當俄國人還在西歐遊說時,奧匈已經迅速採取了行動,於當年10月6日宣佈正式將兩個地方吞併,結果俄國什麼也沒撈到。

這兩處居民多數是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人種,早就有聯合起來反對土耳其、俄、奧匈等國控制,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願望,民族情緒強烈。塞爾維亞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十分高漲,強烈反對奧匈吞併波、黑兩地,要求以武力抵抗奧匈的侵略,因此,向奧匈提出強烈抗議。俄國因為吃了暗虧,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圖在南部斯拉夫民族中煽動對奧戰爭,極力挑動不滿情緒,讓塞爾維亞打頭陣。

11月,奧匈帝國宣佈區域性動員,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進行威脅,企圖以此打擊塞爾維亞的南部斯拉夫各族大團結的企圖,12月8日德國首相畢洛公開宣告:德國無條件支援奧匈。由於英法兩國對前些日子俄國與奧匈勾結,企圖擴大其在巴爾幹的勢力和單分面開放兩海峽持有戒心,在這個時候採取了觀望態度。

沙皇政府認為自己對德奧開戰的準備和力量不足,同時又沒有得到盟國英法的有力支援,只好對德奧讓步。1909年3月2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覆電德皇,表示接受德國的要求,同時又對塞爾維亞施加壓力,強迫塞爾維亞放棄戰爭準備和停止—切反奧舉動,塞爾維亞被迫屈服。

事情雖然瞭解了,但這個結局完全戳穿了沙皇俄國所謂“支援斯拉夫人民解放鬥爭”的假面目,沙皇忙乎了半天,什麼都沒撈到,反而大丟面子,被看作是“外交上的對馬海峽”。這次失敗,使俄國和德奧之間的關係惡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俄國下決心與德奧對抗,並加緊向英法靠攏。

同時,巴爾幹半島的均勢改變也震驚了義大利,奧匈勢力的增強是義大利絕對不能忍受的,更加疏遠奧匈而與俄國表示了親近之意。於是,沙皇應邀訪問義大利,尼古拉二世故意繞道,不經過奧匈領土,在都靈南面的拉岡尼基城堡與義大利國王會面。同年10月24日,雙方秘密締結了《拉岡尼基協定》,規定:1、俄、意兩國共同維護巴爾幹半島的現狀;2、如果巴爾幹發生任何事情,兩國將支援巴爾幹國家的民族原則,排斥任何外國的統治;3、兩國共同反對一切與上述目的相違背的行動。接著,義大利保證“善意地對待俄國在海峽問題上的利益”,俄國則答應“對義大利在的黎波里的利益同樣採取善意態度”。

這份協議充分的暴露了義大利對於三國同盟的背叛,但因為歷史上兩國隱藏的夠深,結果直到一戰結束多年之後才被曝光。李漢記得歷史上義大利跟沙俄之間有這麼一個背叛盟國的協議,只不過他不記得具體時間跟資訊了。為了讓德國提前警惕義大利,他早在一年前就派情報人員在義大利負責刺探,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總算是在今年年底從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三世的一個近侍處弄出來,為此,調查局的前身情報司付出了上百萬里拉!

斯里芬上校兩人或許不清楚,但穆默、弗朗茨兩人一回憶這其中的時間,發現完全吻合幾年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南下義大利時的安排,當下心裡已經產生了懷疑了!

這些條款與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