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2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哀家拼了日後不入皇陵做個孤魂野鬼,也要給覺羅家的子孫們爭取個優待。。。”

她輕拍著懷中的宣統小皇帝,這個年僅六歲的孩童還不知道,他即將失去這個國家了。想著想著,眼淚又流了下來,止都止不住,哪還有半點太后的雍容華貴!

趙秉鈞聞言大喜,但不能露於聲色,便只好低沉而哀奏道:“但請太后放心,有宮保在,皇室的優待條件一定會跟南方爭取到最大,如此,奴才等這就告辭了!”

他跪下來跟隆裕磕了幾個響頭,心中卻明白,‘奴才’這兩個字,日後只怕很難再聽到了!

時間很快就在平靜中又過了兩日,眼見得就到了1912年的2月12日。這一天,就是清室正式宣佈退位的日子啦。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無論是中國的國民還是外國的觀察家。都很明白,這是中國三千年有記載的歷史當中,最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之一了。中國究竟是從今天開始又翻開了新的一頁篇章,還是繼續的陷入治亂迴圈當中。做什麼猜測的都有。但是歷史就是威嚴而沉默的不做回答。

在這一天的上午,清室的退位詔書終於通電全國。

“朕欽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佈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在這份由袁世凱炮製出來的詔書裡,特意加上了一句“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也是他生怕南方食言,畫蛇添足的多此一筆。但是無論如何,清室算是正式退位了。中國的歷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篇章。

這一日,隆裕皇太后抱著被折騰了許久才剛昏昏睡去的宣統小皇帝,獨自坐在太和殿內,泣不成聲。殿內冷冷清清,連一個宮女侍衛都沒有,身邊就只有同樣哭紅了眼睛的小德張候著,不時的抹抹眼睛,哭得說不出的傷心。

三人頭頂,乾隆皇帝親筆所提的‘建極綏猷’四個大字似乎也黯淡了不少,這個曾經被乾隆皇帝自誇為‘天賜皇權’的牌匾,到了今天之後也就只是普通文物一件,再沒了往日的神聖!

這一天,大清統治了二百六十餘年的天下,總算落下了帷幕。

明天,將是全新的一天!

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權與集權

“清帝退位了!”

連續幾日舉國上下鋪天蓋地的宣傳,一個民族、不,是整個國家都沉寂在統制了這個國家兩百六十多年的帝國崩潰的震撼之中。令人感覺到諷刺的一幕是一面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宣傳,似乎舉國都在為清帝的退位而歡呼雀躍;而另一面,從北方到南方,眾多的縣城、鄉鎮之中哀鳴一片,到處都是年過花甲、半百的長者痛哭唾罵,為統治奴役他們的主子被打倒而倍感茫然失措。

這是個思想與思想碰撞的年代,顯然,他們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快速發展的腳步了!

李漢停筆,看了一眼桌上他新出爐的一份評論,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清帝退位這一重大新聞,他這位川鄂聯合軍政府大都督自然少不了的要在國內的舞臺上高喊出自己的聲音來。

“蔡副官,叫人等會送到電報局去,給易總編送過去吧!”

他將自己剛寫好的文章遞給了自己的新副官,囑咐他給送到電報局去。

“是!”

蔡慶敬了一禮,接過檔案之後推門而出,去吩咐下面把檔案送到電報局去了。

“伯庸,坐吧。。。怎麼,一段時間不見比以前更加拘謹了!”

屋子裡還有一人站在一旁候著,也是個年輕軍人,正是他的前任副官……陳天祥。川鄂軍政府新建之處,兩省四川、湖北兩省都在去年的戰事之中損失不菲,用一個百廢待興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周善培給他從重慶請來了,未來有段時間他要在湖北武昌親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