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去看到一個熟人,原來是中國之聲的自己人,似乎他入川就任川督時就是幾人中的一個為他拍的照,現在還有些印象。
“我來做這第一個吧!”
靠旁邊的一個年輕記者看到一時間大家沒有開口,他倒是跳了出來做了第一個發問的人,李漢點了點頭。
“李督,在下陳慶、申報的記者。您好,城中都在傳說您在戰前花費重金收買了不少民軍將領,才導致不少民軍編制臨陣倒戈,請問是否有這件事情?”
李漢臉上帶著笑,點了點頭道:“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那麼,我也反問這位記者先生,您認為需要多少錢才能收買那麼多的民軍將領倒戈呢?一百萬?兩百萬?五百萬?還是更多?”
“這。。。”那個剛掏出紙筆,正準備在紙上面記錄答辯的記者傻了眼了,他要是知道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會問出來了。
李漢笑道:“傳說當不得真,要是真如什麼傳說李某重金收買民軍將領,試問沒有四五百萬兩白銀根本吃不消。各位莫要以為李某有這個身家能力,還有,也萬望諸位請不要小視了城中的首義功勳們,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從去年十月便隨著那一槍響起,一路不畏艱難走到現在的革命功勳,參加過的大小戰鬥不下百十場,能無畏生死難道還會被幾個臭錢打倒嗎?他們之所以在戰事開始之後便主動倒戈,更多是因為對於李某的信任,對於李某施政綱領跟能力的信服,這一點,易之要在這裡說一聲感謝諸位的信任,謝謝!”
他站起來,言辭誠懇的鞠了一躬,禮堂內頓時響起了幾聲鼓掌聲,隨即開始大了起來。能把謊話當真話來忽悠人,這是政客的必備技能,很明顯的李漢已經越發展現出一個合格政客的能力,睜眼說瞎話的功夫也越來越高深了起來。但是無論他的話是真是假,即便是有人真的收到了什麼風聲,這一次他做出了姿勢,下面的記者們即便是心中再罵,也不敢在這個已經掌握了兩省的實權人物面前表現出來。
申報記者陳慶燦燦坐下,手上的筆卻未動,顯然李漢的答案讓他十分不滿意!
“都督您好,您是民國委任的四川軍政府大都督,請問您為何要突然對湖北軍政府所在的武昌三鎮發動突然襲擊?關於本次貴方軍事行動在短時間之內所取得的成果,是否是因為貴方已經在戰前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準備?請問您是接到了南京方面的指示,還是黎大總統在人期間有什麼失德的表現?擅自挑起南方舉義省份之間的戰事,請問您將對全國跟南京作何解釋?”
申報記者還未剛坐下,一個留著八字鬍、穿著一身漢族傳統服飾、看上去年齡也不過三十幾歲的洋人站了起來詢問道。他似乎在一群人之中比較有名氣,幾個原本跟他一同站起來的記者一看是他全都坐了下來。他用略有些生硬的中文一連問出幾個問題,個個都令李漢微微皺眉。聽下面的議論,這個男人竟然是英國泰晤士報的在華記者,不過並不是那位赫赫有名的中國通……莫里循,因為年齡不相符,那位西方民眾關注遠東的‘耳目’先生論起年齡來,現在應該有四五十歲了!
不過面對著‘泰晤士報’這個號稱世界報紙的龐然大物,尤其是其背後的英國身影,他不得不謹慎一點回答這些問題。好在他心中已經有了腹案,略微沉吟了一下道:“這應該不算是一個問題吧,不過既然這位先生感興趣,那麼我也不建議一次將幾個疑惑全為諸位解開。關於這一次的湖北軍事變動事出意外,之前並不存在諸位所猜想的預謀之類的說法,完全是因為軍政府臨時接到湖北方面一些民眾、軍方將領的邀請,邀請李某接管湖北軍政。同樣因為事出意外,四川跟湖北當局並未就此事同南京民國中央作出報備,請諸位放心,最遲今晚李某將會就本次事出意外的湖北變化向中央。政府做彙報。至於諸位所言的黎大總統失德的情況,對此李某表示遺憾。省內民眾歡迎我革命軍進駐武昌三鎮並完全接管湖北軍政權力,這一點是對李某跟之前所行政策、方針的肯定。請諸位放心,今後我跟軍政府的諸同志還將在兩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經濟方面做出努力,這一點請諸位關注明天早晨的‘中國之聲’報紙,有些相關政策軍政府已經提前兩月便開始籌備計劃,目前經過區域性地區的實驗之後成效顯著,未來將推廣至湖北、四川兩省所有地區,為百姓福利、實業強國再做貢獻!”
李漢這一口標準官方式的回答當真是捻輕避重,看似每個問題都回答到了,但是所有問題都只是輕輕點到便轉向下一個話題。甚至還在一幫記者面前為自己麾下的‘中國之聲’報紙做了個宣傳,奠定了其軍政府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