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看了蔣方震一眼,發現下面眾人臉上遮掩不住的笑容,苦笑著搖了搖頭,示意蔡慶將他準備好的檔案給諸位分發下去!
“諸位請看仔細了,這裡面有兩份檔案,都十分重要,是我這段時間來一直苦思的結果,可能會有些疏忽跟想不到的地方,不過請諸位萬萬不要吝惜指點才是!”
他臉上的表情十分嚴肅。因為這半個月來他發現和平的日子恐怕就要過完了,因為國會大選之後就將是民國兵戎相見的時候。民國有了他這支大蝴蝶,現在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走已經不可確認了,所以在那之前,他必須儘快的增加自己的實力才是。
這個年代的國人太窮了,出了武昌、漢口這樣的勉強算是城市的地方之後,一走一望無際的都是農田,許久才能看到幾個破落的農莊。這還是湖北這個他佔領的五省中算是最富有的省份的情況,更偏遠的西藏不必說,除了那些吃得腦滿腸肥的神棍外,連那些魚肉人民的土司都談不上富有,更別提被剝削的農奴跟貧民了。四川因為道路,導致除了重慶、成都少數地區外都處於貧困線以下,陝西被一場大仗徹底毀掉了,到處都是流民跟破落的村莊,甘肅更是一窮二白。
這些省份已經被這個健忘的國家忘記了太久了。以至於,人們都已經忘記了,這裡曾經是這個國家最富有、最豪華的地方了。
李漢想到了很多,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其實十分簡單,只要他把道路平了、水利修好了,鐵路通了,人民有錢了,就足夠了。
於是絞盡腦汁的想了許久之後,扔掉了一個又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選擇之後,他最終想到了在後世既能守衛邊疆、又能富裕一方,還能生產、創造的生產建設兵團。以軍隊的方式管理數十萬甚至更多的民眾拓邊,不但將各省內的大量荒涼土地重新得到了應用,還能為軍政府創造更多的財富。要知道中國的民眾都有很濃重的戀土情結,一般不是到了活不下去,根本不願意走出養活了祖輩的土地去奔活路。所以,即便他想移民漢人進西藏,將藏人的比例壓制到十比一以下,也很難招收到人。剩下就只能用如今施行了一年,已經被全國各地知道的軍保跟軍人待遇來引誘民眾了!
第二個他所想到的方案,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供銷社體系!
供銷社是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領導人認識到了農村的貧窮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於是高瞻遠矚的制定的為滿足農村生產和生活需要而設立的銷售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收購農產品、副業產品的商業機構。李漢在這裡稍微做了一些改變,借鑑了一些後世沃爾瑪連鎖百貨的經驗。比如,他增加了軍政府的主導作用,由軍政府出面,跟五省內的大量米店、糧行、五金工廠、紡織廠、製衣廠等簽訂大量採購單子,並趁機將他們的利益壓縮到最低。然後由軍政府在各村莊建立的供銷社中低價出售給村民們。他計算了一下,一般如棉衣等,毛利率都在52%上下。軍政府完全可以透過大量且長久的訂單,將生產方的產品利益壓縮到只有20%,軍政府完全不保留任何利益,最終送到農村銷售時,可以讓農村透過供銷社買到比市面上便宜了32%以上的商品。
雖然看上去還虧了一筆運費的軍政府是虧損了。但是不要忘記了,生產方生產購買原料需要繳稅、生產銷售需要繳稅,農民購買也需要繳稅,僅僅一件商品無形之中便能創造數筆稅收,可比軍政府抽的那點利息要多數倍!
充足的低廉物品銷售到農村,同時相對較高的價格直接從農村大量的收購農產品,這樣軍政府的紡織廠、麵粉廠都就有源源不斷的低價原材料,這無形中又節省了一筆巨資,還能富裕農民。供銷社的成立勢在必行!
非常抱歉,多出來的一千多字完全免費,算是補償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三人遊
12月7日,國會大選第一天。
一大早楊度換了一身新裝來到袁世凱的大總統府邸,等到下人領他入了袁世凱的書房,陳宦赫然已經坐在那裡品了半杯茶。袁世凱在低頭處理檔案,看他眉頭輕皺的樣子,不知道是為了這今個就要掀開的大選煩心,還是正在一心處理檔案。總之連他來了也好似沒有發現一般!
袁世凱麾下,陳宦跟他關係最差,兩人都是袁世凱麾下最高智慧,筆桿子也都刷得非常自如。但是似乎有些文人相輕,打從第一次見了面就互相瞧不起。
楊度看去的時候,陳宦勉強跟他點了個頭,他也見怪不怪,往旁邊拉著一張板凳坐下,順便將有些凍僵的手放在炭盆上烤著,倒也顯得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