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他們已經取得了勝利。德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除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外就只有山東一處軍港,而英國則在南亞、南太平洋地區擁有眾多的殖民地跟駐軍,不但起到了分散德**力的目的,還未本土分擔了不少的壓力。
當然,這種謹慎只維持到今年年初。當英國在華武官們將德國在遠東連續試驗他們的新式武器的時候。英國政府終於發現了他們一定程度上對德國在遠東擴張的半放縱,令這個國家在遠東成了氣候了。當然,真正令英國開始重視中國的去留的還是李漢的大鐵路公債,高達數億的公債堪稱本世紀初最大的金融貸款。尤其在英國碰壁之後,中國使團果斷的選擇撤離英國去了德國,並且很快在德國獲得透過,發行了近億馬克的債務。本想傲慢的敲打中國人一番,卻沒想到又給了對手機會,英國人已經處理的對他們的親戚感到憤怒。不過英國的政客官們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迅速的制定了許多計劃,目的正是為了像之前破壞了墨德關係、德土關係一樣,利用種種手段,將親德立場的中國新政府變成親英立場。
何況,比起德國在遠東的擴張。英國國內更不希望日本跟俄國兩個盟友再獲得更大的發展了,這也是這幾年英國施壓俄國,幫助袁世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