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業的規劃。但是他也沒想到能在湖北打下這麼一番局面來,應城比起自貢雖然差些,不過同為千年鹽都,而且應城的鹽礦雖然儲量稍低一些,且更加利於運輸跟大工業開採,因此雖然心中急切的希望能為家鄉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現在就打回四川的想法,因為他知道現在的湖北更便於他的發展。
三營跟四營不在身邊,以他手上的兩營兵力,難免有些不足。所以,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消滅掉第八鎮的有生力量,李漢不惜撒了重金,數十門大炮的火力集中之下,近十餘分鐘的時間,便將那縣城之外的清兵消滅了七七八八,這不,等到二營高喊著他交代的‘繳槍不殺’的口號衝出去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僥倖與之前的炮擊之中活下來的清兵頓時哭喊著扔下了武器,或跪或跌坐在地面上,投降了!
吩咐馬榮成通知一營將那大炮搬上貨船之後,他方才整了整衣衫,帶著一隊衛兵往那縣城走去。
縣城東門此時已經開啟了,城內出來了一隊人馬二營正在打掃戰場計程車兵交涉了一番之後,便有一隊人在二營某隊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他的面前。
“您是李帥、李標統吧?幸會。。幸會,在下樑鍾漢,我在電報之中多有聽聞李帥昨夜之功,蔡公(指蔡濟民)也在電報中提到,李帥用兵如神,言到第八鎮幾乎就是折損在李帥手上!今日得聞一見,梁某深感名不虛傳,大帥請先入城休息一下,想必星夜趕路,弟兄們多有辛苦了吧?”
在那梁鍾漢仔細打量他的時候,李漢也在細心觀摩此人。不得不說,這梁鍾漢倒是一妙人,他可不相信了,那軍政府的電報之中會好言與他,想必一番隱晦的提點是少不了的。尤其他乃是群學社出身,又曾經留學海外,現如今更是同盟會的幹事,想必與他城中同盟會成員多有聯絡,昨夜發生之事,只怕他也知道了不少了!
“倒是李某叨擾了,第八鎮連遭失敗。想必已經銳氣大失,便是沒有我一標趕來,也必不是我漢川子弟之對手,最多浪費些時間罷了。梁兄謬讚某不敢當,慚愧。。。慚愧!”
投李報桃,花花大轎大家抬,難得對方沒有惡語相向,讓本來甚至猶豫要不要進城休息一夜的他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畢竟這漢川雖然不比武昌繁華,卻也是鄂中同盟會的重要據點。。。。。等等?主要據點?
腦海中突然浮現了這幾個字,頓時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的他心思便活絡起來了,原來如此,想必同盟會的這些人對一向強勢的孫武領導的共進會心中也是有些怨言吧!
說來這同盟會也是古怪,它乃是清末最大的革命黨勢力,尤其是這幾年另一個規模不比他小多少的光復會宣佈與同盟會合併之後,在清末的革命者之中,它便是唯一的正統革命組織。因此無論是什麼共進會還是日知會什麼的,多少都打著他的旗號收人,並且大多都是同盟會的分支或外圍組織。
不過人多是非也就多了,加上國人又有著濃重的地域觀念,導致各地的同盟會的分支機構多少有些排擠同盟會,共進會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罷了!均未見那黃興未至武昌之前,身兼共進會會長與總理之職的孫武幾乎將那軍政府變成了一言堂,這段時期內黎元洪徹底坐實了傀儡身份,一大批武昌起義時的功臣逐漸銷聲匿跡,上位的都是他在會內的知交與心腹。後來威望更在他之上的黃興赴鄂之後,他先是失去了軍事大權,又在威望不在他之下的同盟會大佬宋教仁等人的交鋒中連連喪失軍政府要職,結果最後還不是跟那黎元洪走到了一起去。
看看共進會最後的結局吧,一部分在陽夏戰爭之後脫離了共進會,成為了同盟會的成員,另一部分則淡出了政治圈,或安心做起了實業、或回家務農;還有一部分則先是追隨孫武、後來孫武失事之後便又歸附在了黎元洪身邊,清末民初國內政局之混亂、之骯髒,內裡之齷齪由此可見一般!
第八十五章 宴請(爆發)
裸奔中,求收藏!
發現對方對他沒有惡意之後,李漢心中也鬆了口氣,大敵當前,他也不想再多出幾個敵人,因此眼見對方識趣,他也樂得恭維幾句。
“報告大帥,戰場清點完畢,俘虜清兵127人,其中35人重傷、輕傷84人,繳獲未損壞槍支854杆、另有機槍八挺、毀壞槍支部件共計一千餘記,另第二營先鋒隊已經抵達馬口鎮,發現只有空營一座,張彪餘部已逃去無蹤,請指示下一步行動!”
兩人還在互相打量著說些客套話,他的新副官馬榮成便一陣小跑來到他的面前,將那一份剛剛做好的檔案遞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