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2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切。不但與舊部的聯絡加強了,而且與朝廷大員、封疆大吏的函電往來也更加密切。

前不久,袁世凱聽說汲縣有個算卦的瞎子,卦算得極準,便請來給自己算了一卦,得到的卦象是:“辛亥八月官象動”,意思是說辛亥年農曆八月(也就是陽曆1911年10月)之後,他的官會越做越大。

袁世凱是非常迷信星相卜筮和堪輿的,當下很高興,賞了汲縣盲人十個銀元,並允諾:“若算得準,將來必有厚報。”

這一天,袁世凱早早起來,穿戴一新,精神抖擻。為何,因為今天是陰曆八月二十(陽曆10月11日),正好是他的五十二歲壽辰。

中午時分,客人紛紛到來,一時間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匆匆闖進來一個人,乃是老袁心腹,與他耳邊道了幾句之後他的臉上突然一變,連忙命下人,撤去酒席,揮退戲子,與客共商國事。

袁世凱下臺後,原本與其關係一般或者只是趨炎附勢的人物多半不再前來,能夠接到他邀請的都是他的鐵桿心腹,因此倒也不怕走漏了訊息。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革命軍不過區區數千人馬,而且孫中山、黃興都不在,缺乏領袖,必定難以持久。

老袁只靜靜地聽著,一語不發,臉上出常人難以覺察地笑容,議了半天,有人問袁宮保的看法,孰料袁世凱詭異地一笑:“局勢難料,誰知道有這麼一出呢?”

眾人心領神會,紛紛附和道:“局勢非袁公不能收拾!!”

袁世凱但笑而不答。

湖北革命的局勢就象沾了水的紙一般,因為太薄且水的滲透性良好,慢慢地擴散開來。自11日,漢川率先響應,成立漢川軍政分割槽;12日,武昌一部趁黃岡巡防營軍變,拿下黃岡。又一日,再奪鄂州。各地動盪此起彼伏。載灃吃不消了,不得不接受內閣建議,重新起用袁世凱。他本不願將這個對頭請出來,但已別無他法,同時眼見端方入川日久卻一直不能解決四川之亂,加上他又是老袁的鐵桿盟友,便下令啟用岑春煊為四川總督,督促其儘快入川平息川亂,並下令‘戰事未平息之前、無論川鹽、淮鹽,一律不得入楚’!

13日,朝廷下令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但是卻不願給他兵權。袁世凱何當人物,幾年都能忍了又怎麼會耐不住這一時,心中打定主意,還要待價而沽。

於是他就上報朝廷言道“舊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但老袁狡猾就狡猾在這裡。後面還留個尾巴“一等稍可支援,即當力疾就道,借答高厚鴻慈於萬一。”袁世凱作勢不出,北洋軍自然也不肯賣力作戰,與那革命黨人稍一接觸便是‘潰敗’,連連失去渝口等地控制,一手養寇自重用的出神入化,不但令那革命黨軍功部上又多了幾番功績,也獲得了寶貴的修整機會。至18日經過擴軍,武昌軍政府麾下已有近三萬五千人馬。

16日,蔭昌的先頭部隊到了皖鄂交界處,但是卻不得不暫時停在了這裡。原因、原因還是在袁世凱那裡,馮國璋帶領軍隊開拔前抽空去了老袁那裡一趟,得到了“慢慢走、等等看”的錦囊妙計,頓時心領神會,然後就出現了行軍不過十里就有士兵個個叫苦連天、趕也不動的局面。

蔭昌那個急啊。就差直跺腳啦,連連發電報給京師,載灃知道是袁世凱在搗鬼,他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地下了一道諭旨:“漢口事情緊迫,迅速調治,力疾就道。”

老袁接到電報大樂,心道不怕你心急,就怕你不急!

既然已經肯定了朝廷徹底落了跟腳之後,剩下的就好辦了,老袁穩坐釣魚臺跟攝政王提起了條件。先是試探一番提到:“鄂省兵叛庫失。凱赤手空拳,無從籌措,請俯允就地招募12000名防軍,撥銀400萬兩。”

第二天又電,請求調已經開缺或革職的王士珍、倪嗣沖、段芝貴等北洋舊部開往前線聽候差遣;調北洋系另一員大將、署理江北提督的段祺瑞以及第四鎮統制吳鳳嶺帶得力將官趕赴湖北。

載灃批示“全部照準!”,當年為了削弱北洋勢力,載灃忙乎了快三年才將這些人全部清理出去,現在不到三天全部歸位,載灃吐血都沒地方哭訴。

不提北邊袁世凱跟攝政王鬥法正酣,難免也有人逐漸來了心思!

黎元洪也是聰明人,眼看革命形勢越來越好,他決定為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大都督轉正了。

17日,在閱馬場的中央搭起了一座高聳的帥臺,四周軍隊林立。黎元洪全身軍服(早上才剛剛剪了辮子),腰懸軍刀,到臺前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