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2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是不好明著對劉氏兄弟跟殘餘的民軍動手。不過明著的手段不行,但他卻還有見不得光的手段,自然能夠收拾劉鐵。

便舒了舒眉頭叫陳天祥記錄下來,“通知第二標那邊提高對民軍的防備便可,命南下革命軍加快休整,清軍如今潰敗,不多時沙洋必然要接到訊息,到時正是士氣大跌,拿下沙洋的最佳時機。聽聞宜昌起義後,劉溫玉自荊州、宜都、當陽抽調五營巡防佈防於宜昌一線,更有滿洲正藍旗左翼副都統恆齡領軍兩千出錦州至宜都,協防宜昌…。算來如今荊州等地只餘下區區不足千餘巡防,那錦州將軍連魁以及右翼副都統心性懦弱,只看劉溫玉未至之前,兩人硬是不敢派兵進攻京山、鄂中便知道了。藉此良機焉有不拿三地之理…通知張、陳二人,叫他們這幾日辛苦一些,也好趁機拿下三地。”

對於宜昌,他到底之前疏忽了這方面的情報,所以如今卻是對於這鄂西重鎮並不瞭解多少,尤其是那民軍司令部司令長—唐犧支,他們只能從武昌那邊得到少量有關他的資訊,此人出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據說乃是恩施土家人,聽說曾經在黎元洪的二十一混成協當過軍官,據說混到了排長。

相傳此人乃是為群治學社發起人,後參加振武學社和文學社等革命組織,為反清革命組織骨幹,後來文學社遭到取締之後,他雖沒有加入共進會,卻跟不少的共進會大佬聯絡頗為密切。京山劉氏兄弟。。。武昌劉公,甚至孫武都對他頗為敬服。

說起來這唐犧支心機著實了得,黎元洪素以善攻心術著稱,起義之前的整個武昌新軍之中,就數他的地二十一混成協被混入的革命黨最少,一旦被發現都被他機警的清理出去了。

而此人竟然能在黎元洪的眼皮底下發展幾年,並且相傳頗得黎元洪歡心。

兩個月前也就是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湖廣總督瑞澄特調新軍兩個營前往宜昌,防範川漢鐵路工人起事。唐犧支作為黎元洪的心腹愛將,主動請命之下隨軍被派駐宜昌。新軍駐防宜昌後,以唐犧支為首的原文學社實力和以胡云龍為首的共進會,聯合傾向革命的宜昌地方人士,時刻與武昌革命黨人保持密切聯絡,積極進行響應武昌起義的準備工作,可笑宜昌一地駐紮水師、巡防合計逾兩千眾,竟然在唐等人舉義之後竟然毫無反抗之力,給他奪去了鄂西重鎮—宜昌!

不得不說,滿清韃子之腐朽從地方便可見一般。

“大帥,這裡還有宜昌那邊發過來的加密電文,請過目!”

陳天祥等他話落下了之後,方才從帶來的檔案之中取出一張亂碼電文,他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宜昌那邊的情報人員打錯了呢,之後電臺那邊的人才告訴他,這是軍政府的加密電文,只有李副官跟大帥兩人手上才有相對的密碼案本。

對於宜昌的訊息,無疑是他現在最迫切得到的訊息之一,一聽到自宜昌那邊來了加密電文,他頓時心裡一驚,知道怕是情報司派過去的人員發現了什麼重大秘聞了,想一想時間,確實如今所有情報人員都應該抵達了宜昌才是。當下便從他手中接過那一張上鑲滿了漢字加數字的加密電文。

“蒹葭蒼蒼!”

李漢口中輕念,到底這情報司如今使用的五版密碼,有三版都是在他的提一下做的,他如今接到的夜不例外,正是來自他親自編繪的三套密碼之一。

“詩經!”

李漢心中有數,這四個字才是整個加密電文的關鍵,尋常讀書人或許都知道它出自詩經,但肯定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引申含義。其實這四個字則隱含著這一封加密電文的初始資訊,加密文字順序等等,是李漢根據後世的情報處使用的十六個範本的加密模式改編過來的。

後世的版本中還包括有二十六組拼音順序,洩露的機率是他如今使用版本的千分之三。不過國內到底沒有專業的破譯密碼小組,不像後世那般響噹噹的‘和平崛起戰略’完全失敗導致敵人滿天下,尤其是歐美強國國內豆油數量眾多的中文密碼破譯人才,最諷刺的還是這些服務於國外情報機構的專員,大多數都是國家苦心培養多年,然後送出國留學的高材生。

從桌上拿過一本詩經,又取出一根方便塗改的鉛筆。李漢倒不顧忌陳天祥在場,這內裡的順序變化有數十萬種,就連他自己也不敢說能掌握一半,別人要想破譯,沒有數量眾多的密碼專家,而且還有對漢文化十分了解的,才能用幾年的時間破解。

手上不間斷的反覆翻閱詩經中的好多頁面,幾乎每寫下一個字,他都要根據密碼順序再換上一頁,一封並不很長的電文,他一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